作為一個長期在海外服役的海軍將領,喬浩忠海軍中將和世界各地的土著都是打過交道,早年在南洋,後續是在印度,非洲,前些年他則是在西亞、東北非一帶服役。
各種各樣,甭管是已經開化,建立了國家而且實力還算不錯的奧斯曼帝國、薩菲王朝、西班牙人又或者是那些沒有開化,還處於部落狀態的各種土著,喬浩忠都和他們打過交道。
因此和土著打交道的經驗那是相當的豐富。
只是以往的時候,喬浩忠和土著們打交道,更多的還是用艦炮說話,其他方式說真的他還真不怎麼擅長。
嗯,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實際上大唐帝國裡的人,就沒幾個擅長用其他方式和土著打交道的。
因為大唐帝國和土著們打交道,往往是槍炮先行,然後才是各種談判,而談判的時候也是手段低劣的很,說是談判呢,但往往就是提出條件問土著答不答應。
答應的話接下來就沒什麼事了。
不答應!
好,再打一遍!
然後打完再問土著服不服?
從這也可以說明大唐的外交政策簡單而粗暴,連帶著外交官員也都是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很多精英學子都是不太樂意報考進入外務部的。
要到海外待著不說,而且完全沒有發揮出才能的空間。
在丹麥群島這個問題上,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直接派遣一支艦隊,搭載幾千的地面作戰部隊過去,直接找丹麥王室要這三個島嶼。
丹麥王室大概啦是會拒絕,但是拒絕後大唐陸海軍就會登陸作戰,到時候丹麥王室答應大唐的條件是百分百的,就算不答應,大唐的登陸部隊也不介意直接滅了丹麥王師,然後佔據這個無主之地。
只是這樣直接動手搶的話,負面影響太大,會讓歐洲的一票小弟心寒的。
直接動手不行的話,那麼來一個故意放水,比如說施加壓力讓協防的瑞典軍隊撤出這幾個島嶼,然後再把封鎖海峽的瑞典的戰艦也掉出去,隨後他們大唐海軍也不派遣戰艦過去巡弋。
這樣的話,韃靼人就會看到機會,然後發起渡海作戰。
韃靼人在海上的優勢雖然不大,但是打一個苟延殘喘的丹麥王國還是不成問題的。
韃靼人幹掉丹麥人,大唐就可以含著對抗韃靼人的口號,出兵登陸丹麥群島了,到時候甚至都不用自己派遣多少兵力,直接找瑞典王國要兵力,只需要自己出動艦隊以及部分陸戰隊就行了。
只要把海峽一封鎖,前期登陸上島的韃靼人遲早就是個死字。
到時候,丹麥群島就能夠落入大唐手中了。
只是大家都不傻,這種事大唐一旦做了,有心人肯定是看的出來的,到時候還是免不了會寒心。
最近幾年,歐洲的這一票小弟也不是一門心思跟在大唐身後對抗韃靼人的。
尤其是幾個抵抗韃靼人的主力,比如奧斯曼帝國,最近幾年他們實際上已經是和韃靼人停止了大規模的戰爭,只是小打小鬧而已,要不然偌大一個巴爾幹半島早就打起來了。
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倫三島、那不勒斯等外圍國家,他們雖然也派兵參戰,不過戰火畢竟沒有燒到他們境內,所以派兵參戰,更多的還是防患於未然,同時也是為了應付大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