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蒸汽時代的大唐帝國,其技術的發展早已經不是單獨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一整個體系的發展,其整體發展是建立在完善的工業體系上。
重工機械、輕工業、化工、造船等多個方面的工業體系所綜合到一起,這才是大唐稱霸全球的底氣所在。
土著們所看到的鋼鐵蒸汽戰艦,線膛槍炮只不過是外在的具體表現而已。
但是說實話,能夠看清楚這一切的土著並不多,哪怕是韃靼人那邊能夠看透的也沒幾個,至於現在抱著大唐的大腿混的西班牙、英格蘭等歐洲國家就更無法看透了,因為他們的上進心甚至都不如韃靼人。
人家韃靼人好歹還知道透過各種方式偷學大唐的技術,偷學不到就砸錢挖人。
而西班牙等國家呢,他們基本沒這個心,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
伊麗莎白作為西班牙王國的公主,而且自從十歲開始就接受大唐的文化禮儀教育,但是所知道的依舊不多。
甚至她都沒有親眼看過大唐人的蒸汽輪船,所以當她在加的斯看到停泊在海岸線附近的新大西洋號時,就和所有第一次看見大唐人蒸汽輪船的土著們一樣,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船隻是真實存在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伊麗莎白,乃至很多加的斯生活很久,看過眾多大唐人蒸汽輪船的西班牙土著們看到這艘龐大到幾乎讓人窒息的萬噸豪華客輪時,也是目瞪口呆。
他們之前是看到過不少大唐人的蒸汽輪船,但是所看到的大唐輪船,大多其實也就大幾百噸或一千多噸的船隻而已。
因為這種小噸位的船隻才是最多的,廣泛用來執行近海、內河航線,同時也會執行遠端航線,馮氏航宇公司設在休達的歐洲分公司,在歐洲以及大西洋海域所運營的十多艘船隻裡,大部分都是一千噸上下的船隻,執行沿海航線為主。
偶爾才會有三四千噸的船隻過來,大多都是從國內過來的遠洋客輪或者是遠洋貨輪,但是這種噸位的船隻一般都是直奔休達,並不會前往歐洲的其他港口。
主要是加的斯港口和大唐在歐洲的其他大多數殖民港口一樣是小港口,同時也沒有維護能力,甚至很多港口的港口設施都無法停泊這些大噸位的船隻。
所以雖然有不少的數千噸甚至萬噸噸豪華客輪往來歐洲,但是這些船隻都不去加的斯或者其他歐洲港口,都是直接前往休達,然後又直接返回南非或者是前往北美洲新南港的。
因此對於很多加的斯的西班牙人而言,他們也是第一次看見如此龐大的船隻!
“幾乎無法置信,這麼龐大的船隻是怎麼建造出來的?”當伊麗莎白看到新大西洋號時,也是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明天我們就乘坐這艘船前往金陵嗎?”
身邊宮務廳派來的老嬤嬤道:“啟稟娘娘,這是香港鼎盛造船廠建造的新大西洋號,明天我們就乘坐新大西洋號返回金陵!”
旁邊的另外一個老嬤嬤也是插嘴道:“聽說建造這種大客輪很麻煩呢,而且花費昂貴,聽說這種萬噸客輪一艘都要大幾十萬元呢!”
大幾十萬!
儘管不知道具體幾十萬,但是這個數字也是嚇到伊麗莎白了。
她雖然是個女子,但並不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女子,相反,十歲之前被確定要前往大唐聯姻後,她就接受了眾多家庭教師的教育,有大唐派遣過來的家庭教師,也有她們西班牙的宮廷教師。
從文化素養方面來說,其實已經是不算差了。
所以她比普通人更加清楚這幾十萬恆元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