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祧裡他們猜測李軒的心思,猜對了一半,同時也是猜錯了一半。
李軒覺得陳立夫是個人才不假,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至於重用然後把他提拔起來擔任一部侍郎甚至尚書,這種事李軒沒有想過,就算是想過也不在意。
大唐帝國可不是什麼帝國,一個龐大的帝國裡,其實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尤其是不缺官員!
數千年來所形成的本官位思想,在這個時代也就深刻的影響著人們,這個年代裡,最有才華的人莫不以出仕為官視為唯一的出路。
這年頭的人讀書,其最大的動力其實就是為簾官。
如果不是為簾官,懸樑刺股十餘年苦讀是為了什麼?
這樣的社會背景,也就決定了,整個社會里最為精英的群體,是會源源不斷的被吸納進來,然後成為統治階層的一部分。
不管是從軍還是從政,這裡頭都是因為同樣的一個原因。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目前大唐王朝的環境裡,最為出色的年輕人,有相當多一部分是以報考武學堂,海學堂作為人生奮鬥目標的,而不僅僅報考國子監,金陵大學然後去參加參加會試。
這裡頭就涉及到了大唐王朝的貴族制度了,大唐王朝明確規定:非軍功不得封爵!
這裡頭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宗室外戚以及開國初期的少數文官了,比如柳八苟等人。
但是除了他們之外,其他人想要封爵,就必須用於軍功!
同時大唐王朝的軍事勳貴階層,和歷朝歷代的都有著極大的不同。
首先一點,那就是統一之後,大唐並沒有馬放南山,兔死狗烹,相反,軍隊的作用依舊非常明顯。
此外,軍隊的待遇除了封爵這種榮譽性的待遇外,還有和軍隊的待遇本來就很高有關係。
在大唐王朝從軍,收入那可是不低的!
哪怕是普通士兵,能夠吃飽喝足之餘,一個月也能夠拿上一兩多銀子呢。
而軍官就更高了,一個上尉隊官,不算戰利品等額外收入的情況下,單單是薪資和補貼之類的,一年下來就有好幾百兩銀子呢。
而校官,那就更高了,基本已經是上千兩銀子。
等到了將官階層的話,一年大幾千兩銀子呢!
哪怕是單單憑藉著這份薪資,他們就能夠過上人上饒生活!
更加不要,軍方一直都是在打仗,而打仗就有戰利品啊,哪怕戰利品的大頭都會上繳,但是誰要是不會從戰爭裡發點戰爭財,那是誰都不會信的。
據傳宣平八年,殺入高麗半島的第十五步兵師,下到普通士兵,上到高階將領,每一個都是狠狠地撈了一筆。
從軍,那是能夠發財的!
除了這些薪資待遇外,還有極高的政治待遇!
這裡頭就有著退伍軍人轉業的關係了,軍方每年都會退役大量的將士,而軍方可不會對退役將士不管不顧,往往都是會進行安排的。
普通士兵,則是看情況,服役期間沒有什麼表現計程車兵,一般會安排到國企部下屬企業工作,如果不願意去則是發給一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