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六品以及從六品以下的話,這項權力基本就是交給了各省吏務廳。
之所以把權力下方地方,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大唐王朝的官員可是要比前明時代多,而且是多的多,當然了,這種多,只是明面上登記註冊的多了,但時間上的公務人員,兩者差不多。
明王朝裡一個縣,頂多也就那麼幾個官員有品級而已,而實際上吏部管的也就是縣令這一個人,至於縣衙門裡的諸多辦公人員,除了極少數是有品級的話,大部分都是縣令自掏腰包僱傭的人。
而大唐王朝,則是把這些遊走在正式編制之外的人,正式納入了官員的範疇,並給予八品、九品的品級。
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導致登記在冊的官員非常多,單靠吏部可是管不過來的。
所以分潤給一些權力給地方上也是非常有要的,不然的話,根本就無法處理這麼多的官員任命事務。
不過為了避免官員長期稱霸地方,即便是對於低等級的官員,大唐王朝依舊是實施堅定無比的異地任命制。
其中,八品和九品官員,不得在本縣任職;六品、七品官員不得在本府任職;三品、四品、五品不得在本省任職,當然了,也有例外,那就是在中央各直屬機構任職不在其內。
畢竟總不能不讓金陵城籍的官員不能進入中央各部門任職吧!
比如陳立夫這樣的人,他是金陵人士,但是一直都是在金陵城內任職!
但是這也只侷限在中央機構,倘若他要擔任承府稅務官員,那也是不行的!
大唐的官員制度特性,基本上也就確定了,吏部幾乎是手握正三品以及正三品以下官員的生殺大權,任何一個官員對於吏部的傳喚,那都是不敢有任何怠慢的,陳立夫同樣如此!
數後,他就是抵達了吏部,準備做他的述職報告!
起來,這種事他幾年前乾的比較多,因為那個時候不用多久就能夠升一次官,這升一次就會來吏部做一次述職報告。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幹這種事都是有些陌生了!
進入了吏部後,他這個底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官員,卻是和其他匆忙來到同樣準備進行述職報告的官員們沒有任何的區別。
這些人品級最低的也是個正六品,陳立夫甚至還是從中看到了幾個正三品的大佬!
別他只是個五品了,就算是那幾個正三品的大佬,雖然整個饒氣場一看就知道不同尋常,但是在這個偌大的會議室裡,卻是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一樣是坍塌不安的等待著吏部文選司的召見!
吏部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革,下屬的各機構雖然名字可能和明王朝的一樣,但實際上極為不同,比如文選司,這個機構在明王朝裡,基本上都是負責所有文官的任命,但是在大唐王朝,這個機構基本上就是一個評定機構,主要工作就是評判官員的工作成績,至於決定任命的權力,並不是在他們手中,而是在組織司。
或者更準確的,是組織司下屬的各處,組織司下屬的各處,基本都是對應各省以及各中央機構,比如有廣東處,負責的就是廣東省的官員任命。
比如稅務處,負責的就是稅部的官員任命,同樣的還有遼東處、江南處、海外處、法院處等等。
而陳立夫要見的人,就是文選司的人!
在外頭的大堂裡等候的時候,陳立夫也總算是為什麼外人會有,金陵官員多如狗!
尼瑪,平日裡在外頭是感覺不出來,但是到了文選司這裡,看見這麼一個的述職等候廳裡就是擠著一百多號人排隊,而聽同樣的候客廳,文選司足足迎…嗯,就一個!
基本上一年到頭,這個候客廳那都是人擠人,排隊要從早排到晚,做個述職報告回來,那都是一身的汗臭味,不僅僅斯文掃地,而且官威全無。
不少人對吏部的這個候客廳都是怨念甚大,稱之為仕途中有兩大時刻是斯文掃地。讓人難以忍受,甚至化為一生的心理傷痕!
第一是參加科舉時的搜查,那可是脫光了衣服搜查,斯文就不了!
第二則是去文選司做述職報告,那也是官威全無,斯文掃地。
為此經常有人向吏部反應,你們吏部好歹也是手握實權的重要機構,在帝國內閣諸部裡,實權和稅部不相上下,你們就不能把這個述職的候客廳搞大一點,或者乾脆搞多幾個候客廳分流一二,再弄多一些椅子桌子,放上茶水點心之類的啊。
但是每一次都是被吏部直接批駁回去,明面上什麼經費緊缺,這金陵地價甚貴,實在是建不起大的候客廳,供應茶水點心之類的同樣耗費甚大,不堪重負。
但背地裡,人家吏部文選司的人可是過“來了文選司,甭管你在外頭是正三品的一省布政使,還是正六品的縣令,都得給本官把尾巴加起來,老老實實等著!”
這個候客大廳其實也是一個心裡暗示,那就是不管你在外面多麼的威風,但是來了這裡,就別刷你的官威了,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喵著,要不然讓你排隊,急死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見那些四品甚至三品的大佬們都是老老實實的坐著等候,然後陳立夫也是領了號碼牌老老實實的坐在一旁,有幾個人也是認出來了陳立夫,臉上都是閃過驚訝之色。
他們為什麼會驚訝,陳立夫自然是知道的,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待了三年,這是很不正常的,如今自己重要來到文選司了,甭管最後是升遷還是貶職又或者是平調,但是自己肯定是要離開巡查處了。
他用腳趾頭都能夠想得到,估計不用一時間,整個京城裡都會傳出來自己調離巡查處的訊息了吧,而這樣一來,恐怕不少人會鼓掌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