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
張立農海軍少校,雖然掛著海軍軍銜,是一個海軍軍官,之前上的軍校也是正兒八經的海學堂,和陸軍屁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他打仗的風格卻是帶著濃厚的陸軍風格!
指揮部隊進攻的時候,所列出的陣型完全就是陸軍現在常用的三列橫隊陣型,而且陣前還有散彈炮,發起進攻的時候,散彈炮先開火,然後用火槍進行壓制,然後發起衝鋒!
衝鋒到跟前的時候,還不忘打一輪齊『射』,再仍一波手榴彈!
這麼三板斧下來,這些還在碼頭頑抗的海盜們,基本上就是死傷過半了,很多人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是死在了槍炮之下!
也許有人問了,他們為什麼不躲躲藏藏,然後依靠障礙物、建築來抵抗了,這樣興許能夠堅持的更久,給予張立農的部隊更大的殺傷呢。
理由很簡單!
他們不是軍隊!
他們只是一群海盜而已,你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做出正規軍才有的那種完善戰術,並且分散之後還能夠各自作戰,在通訊手段以及指揮手段落後的當代,別這些海盜們了,就算是大唐陸軍想要這麼搞都是機器困難的。
這樣搞,最後只能是各自為戰,然後被分別擊破。
為什麼數年前來都沒有巷戰,到了一戰前後才有大規模的巷戰出現?
因為直到一戰後,才有機槍、無線或有線通訊,同時軍隊的組織度更高,這樣才有可能進行分散作戰,而在這之前,搞分散作戰都是死路一條。
而巷戰的戰鬥模式就是分散作戰!
之前明軍在幾場戰役裡,也是嘗試過放棄城牆,在城區進行頑抗,最後呢,還不是被分割包圍,然後剿滅,至於更多的是城牆失守後,被迫退守城區進行頑抗的,而這些戰例,無一例外都是失敗的。
惹『毛』了大唐陸軍,他們可是會乾脆炮轟全城,甚至放火把全城給燒掉的情況來。
這年頭的城市也不大,絕大部分城市只有幾百米的長寬,中等城市也才長寬幾公里,只有金陵城、幽州這些超級大城市,才會有十幾公里的長寬,因此絕大部分城市根本就沒有多少打巷戰的空間。
更加不要,這只是一個偏僻海島的碼頭了,就那麼幾棟房子,如果不是這些海盜剛好處於斜坡後面,艦炮火力都能直接把他們幹掉了,根本就沒有讓他們躲躲藏藏分散作戰的空間。
他們只能是聚集起來,然後正面迎戰!
結果,他們敗的乾脆而利落!
一百多人死傷過半後,剩下的一窩蜂又跑了!
張立農和上一次一樣,依舊是沒有讓部隊去追擊,現在他最主要的任務不是追擊,而是佔領碼頭,並穩固碼頭的防禦,然後接應運輸艦靠岸。
等他的野戰炮從運輸艦搬運下來的時候,那才是向內陸縱深的城鎮發起進攻的時候,現在嘛,早著呢。
反正就這麼一個海島,而且島嶼上也就只有那麼幾個規模的城鎮,什麼時候去打都可以,甚至都不用擔心他們跑掉。
如今幾乎整個屋久島都是被琉球分艦隊給包圍了,唯一的一個主要港口也是被堵住了,他們想要跑都是沒有船,有船也無法突破琉球分艦隊的封鎖。
屋久島並不算是一個大島,總面積也就只有五百平方公里,這個數字聽起來似乎不,但是換算成長寬這種數字的話,那麼南北的長度只有二十多公里,東西的寬度也只有二十多公里。
而且島嶼上大部分地形都是山地,島嶼上的各種山峰密佈,海波超過一千米的山峰就有三十多座,最高的甚至有一千九百多米,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這個島嶼的絕大部分地形其實都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只有少部分的沿海才是平坦地形,可以讓當地人耕作生活。
而目前島嶼上的人並不算多,總數也就兩千多人而已,而且將近半數還是海盜,這些海盜們和土著基本上都是聚集在屋久島東北部沿海的一個港口以及周邊居住,而實際上在海盜們到來之前這個屋久島更加荒涼,只有少數土著生活,連港口的城鎮都沒有,頂多算是一個村子而已。
海盜們的到來,讓這些逐漸發展了起來,最後修建起來了一個可以停泊大型船隻的碼頭,並且修建了不少的建築,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城鎮了。
而大唐海軍琉球分艦隊,攻打的港口就是屋久島上唯一的一個港口了,當然了,這個港口城市,也不是一股腦的擁擠在海邊,海邊的只是碼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