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王杉西在前往金陵的路上,就已經是能夠預料的到自己將會迎來升官發財等各種好事,因為他成功找到了澳洲!
但是,他依舊是沒有想到,當他抵達金陵城的時候,所享受到的待遇比預料的還要高得多。
原本他以為估計也就只有軍情司的人來接船,然後在金陵城裡等待幾後,將會見到軍情司的高層,然後就是安靜的等待上頭的獎賞。
但是他卻是沒有想到,來接他除了軍情司的高層外,還有翰林院的人!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和歷朝歷代的翰林院都不一樣,其地位相當的特殊,在保持了傳統翰林清貴、前途遠大的基礎上,翰林院還具有一些部分的特殊權利。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比歷朝歷代的翰林院要更加的重要!
此外,翰林院是如此特殊,根本不能算是一個普通的官僚機構,因為大唐的翰林院,從本質上來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機構,只是這個秘書機構有些龐大,哪怕是除開了翰統以及皇室資產科,這兩個只是掛著翰林院的名頭,實際上卻是和翰林院沒什麼實際關係的機構。
但是其他的翰林院各科室,總人數加起來也是達到了將近兩百人!
沒辦法,翰林院的科室一共有著將近二十個呢,每一科只算十個人,那就是兩百個了。
而實際上,很多科室連十個人都沒有,因為秘書處一個處就佔用了三十多人。
來接他的是翰林院移民科的一個副科長,姓孫,年紀輕輕,話的時候也是特別的和氣,但是王杉西卻是不敢有任何的傲慢,真把自己當成什麼尊貴的客人了。
而是剛見面的時候,就是很客氣的道:“有勞孫大人遠迎,真是折煞杉西了!”
那孫大人,看似年紀輕輕,但是話做事卻也是滴水不漏,絲毫沒有文臣看不起武將的態度,笑呵呵的道:“王少校為陛下,為國朝在海外奔波年餘,怎麼就當不起我等的恭迎了,來,我們先上馬車,這一路上顛簸累了吧!”
孫大人客氣,但是王杉西卻是更加的客氣!
他很清楚,來接他的這個翰林,看似只是一個普通副科長,但起政治地位來,他這個軍情司的陸軍少校,還不如這個孫副科長呢。
因為他還沒下船的時候,陪同的人就了,等下來接饒是翰林院移民科的副科長,姓孫,別看是副科長,但卻是一個從五品的侍講學士,正兒八經的中級官員,而且大唐王朝裡比較核心的中級官員之一。
而此人,之前可是某個上等縣的縣令呢,能夠在無數競爭力殺出一條血路來,從而被選撥進入翰林院的侍講學士,而且還不是平調,而是升一級調任,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以及背景。
以後他從翰林院出去,不出意外肯定是升職!
哪怕只是普通任職一年後就被擠出去了,但是出去後最差也是去地方任職正五品的知州,好一點就是留在京畿擔任正五品的職務。
如果是任職滿三年才外放,那就更厲害了,他的這種情況外放地方的話,不出以外就是從四品的府同知起步過渡個幾年,那麼就是一府知府了。
而留守京畿的話,雖然不太可能連升兩級,但是往往也是會擔任重要的正五品職務。
換句話,這個孫副科長,只要自己不犯傻,那麼三五年內,一個地方的知府或者中央裡的權重正五品職務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了。
再過多一些年,繼續往上爬一兩步的話,基本上都是奔著各部司長、布政使之類的高階官員職務去了。
他王杉西,只是個陸軍少校而已,而且還不是野戰部隊裡的將領,他的少校軍銜,更嚴格上來,算是文職軍銜,因為他王杉西雖然是武學堂出身的,但是很不辛,他從來就沒有上過戰場,一直從事的都是諜報工作。
而在軍情司司長大人,才是少將軍銜的情況下,他未來就算能夠升官,但是這輩子基本上校就到頭了。
這兩個人彼此都是很客氣,王杉西對孫大人客氣,是因為知道這個人以後極有可能成為部堂高官,哪怕不是部堂高官,但也是布政使、司長之類的高官。
而孫大人對王杉西客氣,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陛下對王杉西的看重,或者更準確的是陛下對海外殖民地的看重
能夠擠入翰林院任職的官員們,雖然普遍年齡都比較,但是一個個都是人精,孫大人從聖子的態度裡,閉著眼都能夠猜得出來,王杉西要飛黃騰達了!
身為一個文官,孫大人雖然從內心裡鄙視那些武將,但是王杉西卻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武將,他是個文職軍官,還是有一個航海家。
這個航海家,可不是孫大人自己的,而是聽陛下親口的。
對於這樣的人,即便是不交好,但是能客氣還是客氣一些好,儘量不得罪,畢竟仕途兇險,誰也不能保證以後自己會怎麼樣,要是自己以後倒黴了,現在得罪的這些人,可是不會放過機會踩上一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