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越讓督標回來,而且是直接讓督標去南城門,眾人當即就是反應了過來,然後好幾個人就是面露遲疑之色。
“大人,那其他人呢?”城內可是有好幾萬大軍呢,哪怕是不算那些青壯民夫,但是正規軍都有三萬人呢,只帶督標走的話,其他部隊怎麼辦?
此時王越則是沒有絲毫的猶豫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今日就是需要他們為陛下盡忠死戰的時候了,傳令讓他們繼續堅守城牆,不得放一兵一卒賊軍進城!”
這話的意思就是,讓其他部隊拖住偽唐賊軍的步伐,好掩護他們逃跑!
眾人都是聰明人,那裡聽不明白王越的意思啊,不過卻是沒有人反對,此時跟在王越身邊的都是梧州城內裡的高階文武官員,大部分都是王越的心腹。
而其他率部作戰的將領們大多不在,他們此時正在城頭上率部廝殺呢,即便是廣西都指揮使等高階將領都是在東城牆率兵抵抗賊軍。
這些人聽到王越說要走,並讓其他人掩護,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不過王越說罷後想了想又是道:“等我們出城了,就下令讓他們各自突圍,能逃的了多少就逃得了多少吧!”
梧州城肯定是守不住了,當務之急就是保住自己以及三千嫡系督標的性命,如果自己這些人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了,那麼後續這些部隊自然也是可以突圍撤退的。
王越帶著一群高階文武官員們跑了,而且還派遣快馬把即將抵達東城牆增援俞大猷作戰的督標也是給叫了回去。
而這一切,正在前線奮戰的明軍將士們都還不知道呢,別說普通士卒不知道,哪怕是率軍作戰的高階將領們也是不知道的,這些高階將領裡有廣西都指揮使總兵陳岸,廣東副總兵沈希儀,廣東都指揮僉事、參將俞大猷等等一大票,至於衛指揮使、衛指揮僉事、千戶之類的將領就更多了。
想要指揮三萬多的正規軍以及兩萬青壯,這高階將領不多可不行,此時梧州城內,基本上是包括了兩廣地區絕大部分的高階將領。
而這些人,大部分都還不知道王越已經是帶著人跑了,哪怕是沈希儀在勸走王越之後,也只是以為王越到城內暫避而已,可沒有想過王越果斷而堅決的逃跑了,並且是扔下一大群人逃跑。
王越的動向連大部分明軍將士都不知道,城外的李軒等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實際上,開戰之初李軒等人就是考慮過明軍一戰戰敗後潰逃的可能性,但是他們認為這個可能性並不大。
這一戰要麼是打不下來,但是一旦打下來的話,城內明軍是不可能大規模跑掉的,不是死傷就是得當戰俘!
因為他們已經是堵住了東邊和西北邊,連帶著北邊也是有重兵佈置,嗯,充當戰略預備隊的第一步兵團就在那裡呢。
所以他們根本不怕明軍主力跑了,至於從西江逃,倉促之間數萬大軍怎麼可能登上船跑路,你當後頭攻城的唐軍是死人啊,他們肯定會追擊啊!
區區數百米的距離,一個衝鋒就到了!
城內數萬明軍,除非他們插上了翅膀,要不然的話城破之際,他們是根本跑不出去的。
而這也是王越決定逃跑的時候,他就沒有帶著主力從西江逃跑的想法,因為他也知道從西江跑不掉太多人,兩三千人基本就是極限了,再多,江邊的船隻都是不夠用。
王越的動作相當的快,他帶著親衛以及一票兩廣高階文武官員直奔南城門而去,等到了城門口的時候,他就是見到了臨時轉道向南城門而來的督標。
看到三千督標順利抵達,王越也是鬆了口氣!
梧州是守不住了,他是準備帶著人逃跑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肯定帶不了多少人,這三千督標幾乎就是極限了。
自己帶著三千督標一路東逃後,就可以去肇慶,嗯,估計肇慶也保不住,到時候去廣州。
廣州那邊有水師,也可以從珠三角地區在徵召青壯,到時候依託水師、以這三千督標為核心堅守廣州的話,再加上兩廣地區雨季快到了,到時候一下可就是好幾個月的雨水,賊軍的火器可就沒辦法使用了,說不準還能再守上那麼幾個月。
有了這個緩衝時間的話,湖廣、江西、福建那邊的官兵估計就也會過來增援了吧!
這也是王越為什麼想要跑,而且要帶上督標跑的理由了。
很快,王越就是帶著三千督標以及一群同樣急於逃命的官員們出了城門,然後直奔河邊的大小船隻而去。
當王越他們出城後,城外的大唐王師也是終於發現了不妙!
因為南城門這邊雖然地形不適合進攻,而且明軍也是在南城牆部署了大量的重型碗口炮,所以大唐網士兵沒有南邊部署重兵,只有一個輜重團駐防此地。
因為李軒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過,王越會扔下大部分只帶著兩三千人逃跑,在李軒等人的設想裡,如果明軍幾萬人逃跑的話,到時候擁擠在這片只有幾百米寬的河灘上,那基本就是找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李軒顯然是低估了王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