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省西湖城內,馮新原看著手中的這份申請書,仔細看了又看後,這才是簽名,蓋下印章。
簽名蓋章後再看,馮新原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很清楚自己簽下的這份報告會在以後造成什麼影響。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對於五湖省的影響,更是對美洲七省,乃至對整個帝國的全球戰略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因為這是帝國第一次正式批准企業在海外領地動用機械裝置開採礦產資源。
當然了,馮新原縱然是五湖省巡撫,也是沒有這個許可權直接批准這種事。
實際上,這份申請報告已經是有了諸多機構的批准!
有商部礦務司的批准,有農部地質環境司的批准,有巡警部消防局的批准,有戶部衛生司的批准,還有國防安全監管委員會的批准。
上面一共有大小十八個機構的負責人簽名並蓋章!
除了五湖省巡撫衙門外,其他十七個清一色的金陵京畿機構。
換句話說,這是一份帝國高層首肯並透過的申請書,也是大唐帝國有史以來,第一份獲得透過的在海外動用機械裝置採礦的申請書。
在海外開採礦產並不稀奇,大唐帝國在海外地區開採礦產的例子多了去。
早期是開採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中期是涉足硝石、鳥糞等國內缺乏的礦產,等到後期,則是在全球範圍內大範圍開採煤礦。
因為大唐帝國的蒸汽船隻滿世界跑,對煤炭的需求量大不說,而且大唐帝國也不可能從本土挖煤然後運到海外的倉庫去備用,這樣成本實在太高,所以大唐帝國在海外的諸多領地裡乃至和土著喝過開採海外的煤礦。
比如歐洲地區的英倫三島地區,就是大唐帝國在海外地區的一大煤炭供應基地,保守估計當地至少有數十萬土著透過手工開採的方式開採煤炭,然後供應大唐帝國在歐洲乃至其他地區的煤炭消耗。
所以大唐帝國帝國在海外開採礦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管是海外領地還是土著控制區內,都是有類似的行為。
但是在海外領地動用機械裝置開採礦產,這絕對石破天荒的第一次。
大唐帝國對機械裝置的控制極為嚴格,過去這麼多年來,只有本土地區以及區域性本土化的地區才能夠獲准使用機械裝置。
典型例子就是南非的金礦、巴庫地區的油田。
要知道當年為了開採這些地方的黃金和石油,大唐帝國可是破天荒的特地搞出來了‘區域性本土化’。
後續為了開發南洋地區,大唐帝國乾脆是採取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搬國行動,大唐帝國透過土地置換的方式,把所有的南洋土著一股腦搬遷到非洲去了。
最後大唐帝國才是在空無一人的南洋地區裡進行移民開發,並作為本土經營。
如今的南洋半島地區,已經是多出來了三省一州,分別是安南省、暹羅省、緬甸省、馬六甲州,此外呢,在緬甸省和印度地區,還有一片充當緩衝隔離帶,面積非常龐大的緬西州,該州的主要作用就是杜絕印度地區的土著湧入,西端是大唐邊防部隊,東邊同樣是大唐邊防部隊,中間則是大片的無人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