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礦務公司這家公司之前是純民營,而且他們的產業大多都是在北美洲,為了能夠開發北美洲的各種資源他們一直都是鼓動什麼美洲本土化。
最後在國企部的授意下,由華北礦務公司、中原煤炭公司、江南鋼鐵公司、廣寧煤炭公司、聯合礦務公司等帝國十多家大型礦務、鋼鐵等企業組成的聯合財團,以數倍的溢價收購了該企業,把這一家幾乎能夠掌控北美礦務命脈的企業納入官方監管之中。
其實按照翰統的說法,收購個屁啊,直接讓那些股東們出意外就行了。
但是陳立夫卻是堅決反對,認為這樣的舉動會徹底的破壞帝國的商業氛圍。
現在這樣採用數倍溢價收購的方式,雖然也會被人看成是官方插手了,但是鋼鐵煤炭石油這些基礎商業,一直都是官方監控的重點,人們大多也不會說什麼,反而支援官方對這些關乎民生的基層行業進行監管。
因為相對於那些奸商們,人們更加信任大唐官方的管制力度。
大唐帝國在過去對諸多重點行業都是實施不同層次的監管。
在一些戰略行業,尤其是國防工業、石油產業、食鹽、鐵路以及最近十多年興起的菸草行業,全面實施國有化,禁制民營資本進入,同時還有一些民生行業,比如各地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公共馬車,出租馬車、城市輕軌、城市供水等一些天然存在壟斷性質的行業,採取的都是全面官方資本運營的方式。
在重點行業,則是實施官方資本主導,民營資本參與,大部分重工業都是如此,不管是鋼鐵煤炭還是糧食產業都是如此。
而在其他的非基礎類、民生類行業,比如說絕大部分輕工業,貿易等,官方一般不要求掌控,甚至是在逐步推出這些行業。
哪怕是新型的汽車產業,帝國高層都沒有打算說插手過多,投資建設的松江重型機械公司以及中原汽車公司,更多的還是為了引導,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不是說為了掌控汽車行業。
根據國企部內部的戰略,後續帝國的官方資本,包括國企部所屬資本以及皇室資本,投資佈局的領域將會依舊集中在金融、城市服務、糧食行業、國防工業、重型工業、礦產能源、基礎交通建設等重點行業。
對於其他非重點行業,則是採取逐步退出,官方引導的全面市場化模式。
基於這個戰略,很多年前其實商部就已經是不在向民間資本發放礦產等基礎行業的牌照了。
至於石油,這個就更沒有了,石油產業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是被限制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民營資本的石油公司存在。
甚至連銷售煤油的企業,也基本都是各大石油公司控股的,而這些石油公司,也都是清一色的皇資或者國資、
大唐官方掌控了這些基礎行業,才是避免了過渡的市場化,進而造成市場波動,甚至哄抬物價等現象。
這就和很多年前的糧食產業一樣。,大唐糧食總公司成立之前,糧食價格完全由那些民間的糧商說了算,但是自從大唐糧食總公司成立以後,糧食的價格是官方說了算。
大唐糧食總公司在各地制定的糧食指導價,對穩定帝國的糧食價格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甚至基於此,在宣平二十六年的時候,大唐帝國正式成立了物價司,對各項關係民生的產品,重點就是各類糧食產品進行物價管控,對於某些民生物資的價格非正常波動進行監管。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大唐的各類基礎物資的價格一直都是保持比較平穩的根本原因,不會因為天災等因素導致糧食價格暴漲,也不會因為糧食豐收就導致價格暴跌。
大唐的各類糧食價格,一直都是非常平穩的,偶爾有漲跌,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
因此民眾對大唐官府的掌控力度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畢竟這是過去三十多年來所奠定的施政基礎,人們信任大唐官府的掌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