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頓伯爵身上的絲綢襯衣、細羊絨上衣、褲子、絲綢圓頂帽子、皮鞋、摺扇等都是如今大唐士紳們的標配。
但!
這還不是全部!
作為一個體面的大唐士紳,出門在外還需要披風,天氣好的時候就用短款披風,天冷的時候就用長款披風,這披風自然是各種皮毛優選,價格也不便宜。
卡爾頓伯爵現在身上穿的就是一款長款披風,不過這披風就不是他新購買的了,而是丹麥王國賞賜給他的狐狸披風,據傳已經有八十多年曆史了,倒是省了他一大筆開支。
這還只是身上穿的!
如果是在大唐本土,一個體面計程車紳,出門在外的講究多著呢。
比如說冬天的時候,一雙昂貴精美的皮手套,那也是必須的。
這個習慣其實並不是華夏人自古有之,因為華夏的傳統服飾都是寬大長袖,手都是可以直接縮在袖子裡的,人們並沒有帶手套的習慣,倒是歐洲人有這種習慣。
但是歐洲人帶的手套和大唐人的皮手套,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大唐人帶手套,還是從軍隊裡流傳出來的,因為軍服為了作戰便利,都是上衣乃是窄袖,為了在冬季作戰的時候不至於讓將士們的手指凍僵,早期就大規模配發冬季手套。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黃竹山時期開始,偉大的,比太陽更偉大的聖天子李軒就是開始戴手套了。
聖天子的戎裝,那是獨一無二,全天下僅有。
從眾多畫家們筆下的聖天子戎裝畫像,就可以看得出來早期聖天子的戎裝打扮。
聖天子往往穿著藏青色龍紋對襟單排扣上衣,筆直的直筒褲,腳踩長筒皮靴,腰間佩戴著寶劍、手戴白色或黑色皮手套,圓頂高帽。
同時往往是騎著高頭大馬!
聖天子都帶頭戴手套了,後續那些將領們普遍也是這麼做,再到後來,那就是全軍的普遍性行為了。
然後這個習慣就是被傳入了民間,本來就效仿軍服而來的職業裝,自然也就包括了手套。
一雙精美的黑色皮手套,又花了卡爾頓伯爵三唐元。
不算披風在內,卡爾頓伯爵上的這一身耗費了大約三十五唐元!
當然了,卡爾頓伯爵也不是什麼普通人,這三十五唐元對於普通人而言是個大數目,不過卻也不被他看在眼裡。
他更加看重的是,自己這一身打扮,和對面來迎接的幾個大唐人除了幾個軍人外,其他的人和他穿著一摸一樣。
這讓他有一種置身於文明世界的感覺。
雙方簡單問候過後,大唐派來的迎接人員就是帶著他們上了馬車前往歐洲飯店。
雖然前來迎接自己這些人的只是大唐人裡的一個正六品官員,但是卡爾頓一路上依舊不敢有任何的輕視,反而是言語中故意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