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王朝,如今風頭最強勁的並不是那些內閣大佬們,也不是以太子太保的頭銜兼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王以旗,而是六省督師,太子少保張嶽。
而張嶽之所以這麼牛逼,自然不是他官大,畢竟他充其量也是一個封疆大臣而已,而在明王朝的官制裡頭,進入內閣的才是真正的大佬。
張嶽之所以風頭強勁,甚至讓正德皇帝都是得多番忍讓,對張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然是因為他麾下的軍隊!
作為第一個效仿偽唐賊軍建立新軍,同時也是做的最成功的一個人,張嶽麾下的督標在巔峰時期擁有六萬餘人,而這,還不是他麾下所有的軍隊。
實際上他麾下的軍隊除了督標還有各地練軍,然後還有被他趕去當工人,當農民的地方衛所兵。
即便是在南昌、衡陽、長沙等上一次秋冬戰役裡的諸多戰事損失慘重,但是當時的張嶽依舊還抱有大量的部隊,而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張嶽又是動用各種手段從四川、湖廣各地徵兵,招募了大量計程車兵補充他的督標以及練軍,並重建了之前在衡陽、長沙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的督標前軍、右軍,並補充了受到重創的督標後軍。
到了八月份的時候,張嶽的督標在兵力上,實際上已經是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總兵力大約五萬人左右,不過新兵數量眾多,槍炮也是嚴重不足,畢竟張嶽的督標實際上和大唐陸軍一樣,新兵好補充,但是槍炮卻是比較難補充的。
除了把督標恢復到五萬人以外,張嶽也是把各地的練軍進行了重新的整合,統一編為湖廣練軍,效仿督標下設前後左右中一共五軍,而練軍的人數也不少,足足有四萬餘人。
這總兵力將近十萬人,不過這十萬人裡頭新兵過半,能打的其實也就四五萬人而已。
不過張嶽之所以能夠在丟失了湖南、江西后,同時福建也是不歸屬他管轄之久能夠養得起這麼龐大的一直軍隊,自然不是因為正德皇帝給了他多少錢,實際上宣平四年裡,正德皇帝給張嶽的軍費不足五十萬兩銀子,然而養軍至少一年幾百萬,這錢那裡來的,自然是張嶽用各種手段從四川、湖北等地搜刮的。
為什麼張嶽能夠都在四川徵兵和搜刮軍費呢,因為現在的張嶽雖然還是六省督師,但是他的差遣卻是和以往不一樣了。
他的差遣已經是變成了督師廣東、廣西、江西、貴州、湖廣、四川六省軍務,簡單來說,就是把之前福建替換成了四川。
畢竟雖然正德皇帝防備著張嶽,而且張嶽還老是打敗仗,去年秋冬直接丟了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損失主力部隊以及普通衛所兵超過十萬人,但是卻又是不承認的是,現在的明王朝裡,能夠和偽唐賊軍打仗的強人,也就只剩下張嶽了。
這裡說的強人其實不是說張嶽指揮打仗的水平有多牛逼,實際上他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而張嶽本身也從來沒有親自指揮過部隊和偽唐賊軍打仗,而是因為他的練軍的本事。
畢竟張嶽說到底,還是一個文官,是一個政治家,並不是一個將領,他的長處就是能夠源源不斷的用各種強力的手段徵兵、搜刮軍費,然後練兵。
沒有張嶽在湖廣那邊扛著,偽唐賊軍早就殺到湖廣北部甚至河南來了。
和張嶽做差不多同樣工作的還有王以旗,不過王以旗的手段比起張嶽來,那是差的太多了,靠著一個繁華無比的江南,這日子竟然還是過的苦巴巴的,連一支真正的新軍都是練不出來,只能是搞出來一直半吊子的江南新軍,如果沒有兩三萬人的邊軍以及北方新軍支援著,估計這會連金陵都丟了。
不過王以旗能夠在江南支援大局,這能力自然也是有的,而且此人和張嶽有著同樣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對部下充分放權,並且竭盡所能提供支援。
而最近一年,王以旗除了編練江南新軍外,就是投入了大量的錢糧支援俞大猷。
福建如今也是王以旗的防區,這俞大猷雖然說有尚方寶劍,但本質上來說,依舊還是他王以旗的下屬,而王以旗也是對俞大猷麾下的破賊軍頗為重視。
福建能夠抗衡偽唐賊軍兩年多,俞大猷是功不可沒,因為明軍除了用南澳島牽制偽唐賊軍外,也就只能依靠俞大猷的破賊軍進行抵抗了,至於福建當地的衛所兵,那是誰都不指望了。
最近兩年來,明王朝雖然表面上依舊沒有裁撤衛所兵,但實際上上到正德,下到張嶽、王以旗等人,都已經是悄然開始把衛所兵扔到一邊玩新軍了。
正德在京師編練新式的京營,在北直隸、山東、河南等省編練各省新軍,王以旗在江南編練江南新軍,而張嶽就更不用說了,他的正規軍裡,基本上已經是看不到衛所兵的蹤影了。
在這個過程裡,雖然衛所兵依舊存在著,但實際上已經是不參與前線戰鬥了,這些衛所兵除了少數精銳被抽調出來外,剩下的都是在各自衛所裡種田呢,或者是參與一些輔助性質的軍事任務,比如說護送輜重啊,協助守城啊之類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編練的諸多新軍中,最為成功的,戰鬥力也是最強的就是張嶽的督標,而接下來就是俞大猷的破賊軍了。
雖然俞大猷的破賊軍規模不大,到現在也就一萬五千人不到,不過裝備不差,槍炮齊全,甚至都還從洋人手中購置的九斤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