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克長沙的訊息傳到肇慶後,幾乎是讓整個肇慶都是沉浸在一片歡呼的海洋當中,尤其是在大唐王朝的高層裡,得知這個訊息後,一個個都是臉上掛著笑容!
任何一個對前線戰局有著稍微瞭解的人都能夠知道,王師攻克長沙的意義到底有多麼重大!
大唐王師攻克長沙,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攻克一個城池這麼簡單,更加重要是背後所帶來的一連串反應!
經過一戰後,就幾乎可以宣告長江以南的湖廣地區,除了武昌之外,其他的都將會盡數落入大唐之手。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師在拿下長沙後,後續就可以回防嶽州,然後以嶽州為前出基地直奔武昌,一路沿著長江東進,殺進九江乃至安慶府,陳兵於金陵城下,劃江而治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是即將可能發生的事實!
而且這樣一來,只要明軍不犯傻,那麼他們就不會繼續圍困南昌,因為等到第一軍、第二軍的主力抵達江西后,就會對此地的六萬多明軍形成反包圍的態勢,而如果這一股的明軍也是折損之後,明軍以後拿什麼來繼續守江南?
長沙失陷的訊息傳出來後,大唐王師這邊是一片歡騰,而明軍那邊,則是惶恐不已,哪怕是早就預料到了會是這樣結果的張嶽,接到訊息後也是一夜未眠。
然後就是下令把在長江南岸的武昌城裡的諸多作坊、工匠乃至普通民眾盡數撤往北岸的漢陽府,同時開始用盡所有的辦法抽調船隻,準備堵住洞庭湖進入長江的入口。
同時又是飛馬給圍困南昌的明軍下令,讓他們第一時間放棄圍攻南昌,然後回守九江!
但是這道命令傳到了南昌城下的時候,卻是讓明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因為圍困南昌的明軍可是兩個部分,分別是歸屬張嶽的督標以及練軍,此外還有歸屬於王以旗指揮的邊軍以及江南新軍。
王以旗麾下的邊軍和江南新軍自然是不肯去九江的,他們想要回撫州重新佈防!
最後沒辦法,兩股明軍是各回各家,督標和練軍回了九江,邊軍和江南新軍則是回了撫州!
不過督標和練軍還沒有回到九江呢,就是接到了張嶽的緊急命令,讓他們在九江留下一部分兵力後火速回防武昌。
相對於江南的安危,張嶽更加在乎武昌安危,更加怕偽唐賊軍度過長江,直接殺向湖廣北部,然後一路北上河南。
至於江南,那是王以旗的事了,他手底下好歹也有兩萬多邊軍和號稱十幾萬的江南新軍,守江南那是他們的事了。
張嶽緊急調整佈防的時候,王以旗也是一邊大罵著張嶽,一邊是抽調更多的兵力進駐九江,一邊也是直接戰略性放棄撫州,然後抽調兵力回防安慶!
現在的王以旗也算是知道了,這些偽唐賊軍打仗極為依賴後勤補給,想要阻止偽唐賊軍大舉東進江南,不是要守住撫州,而是要守住長江!
只要把長江守住,就算是偽唐賊軍可以從長江以南的陸地上進軍江南,但是也會受困於補給不通暢,而無法抽調更多的兵力。
而且只要守住了長江,那麼就能夠隨時反攻南昌,如果偽唐賊軍敢繞過長江,直接從陸路進攻江南的話,那麼明軍就能夠直接透過水師殺入南昌,甚至一路沿著贛江奪取吉安、贛州。
王以旗緊急佈防的同時,也是五百里飛報京師,告知長沙失守的訊息,同時請求朝廷增援兵力,而且指定道姓要邊軍和北方各省新編練的火槍部隊。
不用幾天,長沙失陷,造成整個南方戰略大被動的訊息就是在京師裡傳遍了,正德皇帝得知此事後,因為氣急攻心,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可以偶爾下床的他再一次暈倒在床!
最後大臣們商量了一番後,決定抽調邊軍一萬、北方各省新軍一萬南下馳援王以旗,這說什麼也要保住江南這個繁華之地啊,要不然的話,大明王朝的根基可就完蛋了。
明軍那邊震動不已,試圖挽救局勢的時候,李春景和郝柏年卻是得理不饒人,都認為要趁著這個難得的時期擴大戰果。
但是現在各部隊都是有著一定的損失,彈藥消耗眾多,再加上經過連續作戰後,長沙、衡陽一帶還殘留著大量的明軍散兵遊勇,同時湖廣西北部地區也是需要拿下來。
所以經過商議後,第一軍方面把部分的技術裝備和彈藥,乃至人員都是優先補充給第二軍,讓第二軍重新恢復巔峰戰鬥力,然後迅速北上嶽州,再前往武昌。
如此一來,愣是讓已經缺員三千多人的第二軍各部重新恢復了滿編制,然後第二軍主力就是迅速北上嶽州,匯合第四混成團繼續向北進攻。
而郝柏年的第一軍,則是暫時留守湖廣,一方面是等待後方的新兵補充、彈藥、火炮等裝備的補充,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肅清殘留的明軍散兵遊勇,以及發起湖廣西北方向的作戰,並且固守嶽州這個橋頭堡,以確保第二軍的後勤供應線穩定。
第一軍目前缺員嚴重,火炮彈藥等技術裝備也是嚴重不足,已經是無法和第二軍那樣具備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能力了,但是守住湖廣,同時把湖廣西北部方向的明軍給驅除出去還是可以辦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軍兵分兩路後,兵強馬壯的第二軍各部很快就是沿著長江一路奔向武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