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海槍炮廠來說,現在最重要就是三百毫米的後裝炮,因為只有先搞出這個火炮,才能奢望得到海軍龐大的兩百五十毫米、兩百毫米、一百五十毫米等其他口徑的後裝線膛炮的訂單。
海軍那邊早已經是下了死命令,新戰列艦的主炮,必須是三百毫米的大口徑艦炮,少一毫米都不行!
哪怕是海軍內部的艦政部門和上海槍炮廠這邊都提醒過海軍,說以廣東號的七千噸船體,勉強要裝備三百毫米的後裝炮,是裝備不了多少的,頂多頂多也就是兩門,再多的話,根本裝不下。
只有在建的呂宋號這種萬噸級別的戰列艦,才是比較適合裝備三百毫米的後裝炮。
但是人家海軍不管啊!
人家要的就是三百毫米的巨炮,甭管裝多少,就要三百毫米的後裝炮。
至於你和他談價效比或者是實際戰鬥力,人家海軍會直接一臉鄙視的看著你!
誰告訴你戰列艦是用來打仗的?
在海軍的諸多高層眼裡,這些七八千噸甚至萬噸的戰列艦根本就不是用來打仗的,他們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用來顯擺!
彰顯大唐國威,凸顯海軍氣勢!
至於和敵人的海軍交戰,大唐海軍有一大票的一兩千噸的護衛艦和巡洋艦了,再不濟還有三四千噸的山西級和廣西級戰列艦呢。
犯得著動用廣東號和呂宋號這樣的巨無霸嗎?
人家海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實戰效能,所以堅定而執著的要求一定要裝備最大的艦炮。
而目前大唐帝國所能夠生產的艦炮,最大口徑的自然是三百毫米的艦炮了,甭管前裝線膛炮還是後裝線膛炮,都是如此。
再加上這幾年和陸軍鬥氣,陸軍那邊一直等著看海軍的笑話。
所以三百毫米的後裝炮,對於海軍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戰鬥力、價效比的問題,而是面子問題,聲譽問題!
如果上海槍炮廠能夠搞得定這火炮。
海軍高興了,哪怕是巨型戰列艦的數量本來不會太多,而每一艘也裝備不了幾門巨炮,因此海軍總攻也採購不了幾門火炮。
但是這沒事,海軍從來不會虧待他們所看重的廠商,沒有三百毫米的後裝炮訂單,但是海軍卻是有大把其他中小口徑的火炮訂單。
反之如果上海槍炮廠搞不定,海軍不高興了,連個小口徑艦炮的訂單都不給你,海軍那邊已經是這麼威脅過了,還威脅了好幾次。
所以要爭奪海軍其他口徑的線膛後裝炮的訂單,你得先把三百毫米的後裝炮給搞定了,給了海軍漲了臉以後再說!
要不然免談!
其實海軍對佛山槍炮廠和天津槍炮廠那邊也是這麼承諾的,他們這是把其他火炮的訂單當籌碼,吊在各大廠商的面前,讓他們拼命研發三百毫米的後裝炮!
在海軍三年前開始進入線膛炮時代後,雖然依舊裝備著大量的滑膛炮,不過卻都是老船上裝備的老炮了,而新造的戰艦基本上清一色都是裝備前裝線膛炮了。
不過對於海軍而言,前裝線膛炮也只是一個過渡而已,他們想要的還是全面裝備後裝線膛炮,只不過之前國內的火炮廠商不夠給力,折騰來折騰去也搞不出來堪用的後裝線膛炮。
但是,海軍想要全面升級換裝後裝炮的心思,那卻是全大唐老百姓都知道的事。
而這,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
而最大的市場還不是最頂級的三百毫米後裝炮,而是大量中等口徑的後裝火炮。
根據三年前海軍制定的新時代火炮劃分,取消了以往的五斤、七斤、九斤、十四斤、十七斤、二十四斤等以炮彈重為標準的分類方式,而是以口徑大小和身管長度為分類方式。
目前來說,大唐海軍新建造的各戰艦裡,其實中等口徑的艦炮才是需求數量最大的。
數百噸的近海巡邏艦、千噸級護衛艦、兩千噸級的巡洋艦和四千噸級的戰列艦,上述各艦需求的是大量七十五毫米、一百毫米、一百二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七十毫米的大量中等口徑艦炮,此外兩百毫米、兩百三十毫米、兩百五十毫米的艦炮需求數量也不算少。
尤其是一百五十毫米的艦炮,不管是現在裝備的前裝線膛炮,還是未來打算裝備的後裝線膛炮,需求量都極其龐大的。
因為這是護衛艦和巡洋艦的主炮,同時也是大噸位戰列艦的主力副炮,數量數量可是非常大的。
上海槍炮廠在前裝線膛炮時代,幾乎全線潰敗,但是在未來的後裝線膛炮時代裡,他們卻是想要扳回一城。
而敲門磚,就是三百毫米的後裝線膛炮了。
樣炮的製造很快速,因為上海槍炮廠為了爭奪時間,幾乎是不惜成本,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製造樣炮,同時他們在後裝炮領域裡也是累積了眾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