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宮和近衛軍的軍營之間的電報線路架設成功,在這個春節裡,孫學坤也是大出了風頭,在參加春節國宴的時候,不少高管權貴都是主動過來找他聊天。
為什麼會這樣孫學坤自然是知道的,不外乎就算是想要讓電報公司給他們也儘快的安裝電報線路而已。
孫學坤也是一一承諾下來,說是各方面的裝置供應起來後,將會第一時間給他們安裝電報機,只不過這個儘快,最少也要等到半年以後了。
因為目前電報公司手頭上可用的幾套電報裝置,實際上都是從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拿過來的試驗裝置,至於工廠生產的,怕是最好也要等到今年年中才能夠拿到手。
而皇家理工學院那邊的實驗室,倒是有能力繼續小規模的搞幾套出來。
但是基本上不用指望再拿出來了,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又不是給你幹活的,他們的時間寶貴著呢,哪有時間給你手工造幾臺電報機出來啊。
之前把那幾套實驗室裝置拿走,還是因為這些裝置是用在皇宮裡頭的,皇家理工學院知道這也是彰顯自己成績的地方,所以才那麼大方。
但是他們只需要開頭這個成績就行了,讓皇帝看到電報的實際成果就行了。
至於大規模生產和線路鋪設,關他們皇家理工學院屁事,那是孫學坤那些人的事。
春節的前後,帝國的軍政高層是集體被電報刷了屏,討論事情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提起電報。
比如說新春結束,李軒召開了一次御前西北戰略會議,對目前的西北局勢進行了探討,並要求陸軍在明年要加強攻勢,爭取早日殺到裡海去。
會議結束後,自然是要把相關的內容送到土密省那邊去的,好讓在當地主持中亞戰事的陸軍將領們知道,聖天子在關注著中亞戰事。
這把相關內容送過去,自然是採用火車傳遞,而這個時候,陸軍方面就有人感嘆,如果沿著西北鐵路也架設一條電報線的話那就好了,這傳遞指示的時候,不用這麼多天才能送達,而是當天就能傳遞過去。
而說這話的時候,他們也是習慣性忘記了,其實如今能夠用火車傳遞訊息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在西北鐵路沒有開通之前,訊息的傳遞只能是靠郵遞司沿途的驛站馬匹接力傳遞呢。
為了傳遞一個五百里加急,還不知道要累死多少馬呢。
如果緊急公文密集一些,都能夠直接把沿途的驛站體系徹底搞崩潰。
當年西北鐵路沒有開通之前,郵遞司最怕的就是陸軍每年的出賽作戰,那些陸軍將領都神經病一樣,能夠一天發好到道五百里加急,然後金陵城那邊的陸軍高層也是閒得蛋疼,屁大點事都用五百里加急。
搞的每年這個時候都讓郵遞司的人狼狽不堪,跑死的馬都不知道有多少。
如今有了鐵路,總算是好一些,好歹是不用馬跑,可以做火車了。
不過人們都這樣,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東西可以用。
陸軍同樣如此。
倒是海軍那邊比較冷靜,這有線電報雖然對他們海軍也是個好東西,尤其是有人提出將來可以鋪設海底電纜,進行跨洋傳輸的時候,海軍到時候也是能夠收穫不小的好處。
不過哪怕是如此,他們海軍也是更想要無線電報。
去年年底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向皇家理工學院那邊下了一份超大的研發合同,用以扶持無線電報的研發。
只不過什麼時候才能夠搞出來,這就是個未知數了。
而陸軍呢,雖然也聽說了無線電報,但是陸軍又不下海,這陸地上用有線電報也是可以的,大不了費點事直接拉到前線去。
同時看見海軍那邊已經是出力扶持無線電報了,本來也是想著坐看海軍折騰,到時候等無線電報搞出來了,他們陸軍直接摘桃子,豈不美哉!
就和當年的蒸汽機一樣!
其實當年陸軍也沒怎麼投資蒸汽機的研發,都是海軍在折騰,砸進去了不少錢。
但是蒸汽機出來後,他們陸軍還不是照樣得了好處,鐵路再加上河運和沿海運輸,讓他們陸軍的機動能力和補給能力直接翻倍增長。
據傳某次陸軍內部會議,討論是否跟進投資無線電報時,提出效仿當年的蒸汽機專案,不投錢就等著摘桃子設想的某個陸軍少將,被郝柏年、李春景等幾個大佬當場好好的垮了一番!
很不錯,有前途!
海軍那邊知道也是有所耳聞的,幾個海軍大佬恨的牙癢癢,恨不得直接拉起廣東號戰列艦開到長江邊上炮轟陸軍樞密院。
可惜的是,現在的廣東號炮塔艦炮兩缺,只有光禿禿的一個船體!
所以海軍那邊也是懶得搭理陸軍那群土鱉了,一心撲在了廣東號戰列艦的研發和建設上。
時不待我啊,要知道廣東號的船體歷盡三年建設都已經完工了,奈何沒有炮塔和艦炮。
此外,廣東號之後,被命名為呂宋號的萬噸鉅艦,船體施工也是進度比較快,估計著今年冬天也能完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