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城,盧愚之並沒有穿著軍服,而是一身長袍便服,躺在一張躺椅上,不過卻是沒有隨著,而是半眯著看著外頭的景象。
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哈密城最高的建築,但是卻是最堅固的建築:哈密火車站主樓。
哈密火車站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乃是從內地運輸來的鋼筋水泥澆築的,設計的時候就是有充當軍事堡壘的打算,所以建造的極為堅固,哪怕是重炮直接轟擊,也無法給這棟建築造成什麼實際性的損害。
西征軍的指揮部就是設立在火車站內。
盧愚之在陽臺躺著,看著外頭的哈密城,腦子裡浮現的卻是上個月返京的景象。
上個月,今年的西征攻勢發起之前,他奉旨回了一次金陵城,主要就是為了向聖天子當面陳述今年的西征作戰計劃。
盧愚之制定的西征計劃也是很簡單,並沒有太複雜,那就是直接一路修鐵路殺過去,鐵路修到那裡就殺到那裡。
簡單粗暴,但是卻非常的管用,至少那些韃靼人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
西域的韃靼人,盧愚之已經是不擔心了,他如今已經是開始謀劃著後續該怎麼拿下整個西域了。
西域是非常大的,而哈密城和吐魯番城也只不過是兩個城池而已,雖然大唐和韃靼人之間的戰爭主要是圍繞著這兩個城池進行,但是絕對不是說西域就這麼一點大了。
實際上,西域大的很,控制哈密城和吐魯番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後續以此為戰略核心,然後深入控制整個西域,同時還要向北延伸。
嗯,實際上西域北邊、帝國河豐省以西的大片區域,依舊是處於韃靼人的掌控之中,當然了,這種掌控是非常薄弱的,主要體現是哪裡依舊有著大量的韃靼部落在遊牧,但是並沒有大量成規模的駐軍。
他盧愚之的任務是拿下西域,不僅僅是擊敗哈密城和吐魯番城的韃靼人這麼簡單。
只是擊敗這兩個地方的韃靼人,奪取這兩城是先決條件而已。
如今在他看來,隨著鐵路修築進展順利,估計下個月就能夠殺到吐魯番城去了,到時候不管那些韃靼人如何蹦躂,他們都守不住吐魯番城。
到時候,拿下了這兩個城市後,就不能和以往一樣慢吞吞的修鐵路了,因為從這裡往西走,已經是沒有什麼戰略性的城池了,有的也只是一些中小城而已。
更重要的是,越過了伊利一帶後,就是廣闊的哈薩克平原了!
在這種巨大無比的平原地點,戰爭的主角必然是騎兵部隊。
為此,吐魯番以西的中原地帶的戰鬥應該是恢復傳統的戰爭模式了,以騎兵為主,至於步兵和炮兵部隊,就只能在後面慢慢折騰了。
因為到時候戰鬥的覆蓋範圍將會非常大的,韃靼人的騎兵機動性太強,大唐騎兵要想幹掉韃靼人,也是必須跟著進行大範圍的機動的,到時候步兵和炮兵部隊跟不上來很正常。
只是這樣一來,現在手頭上的騎兵部隊就不夠了!
兩個騎兵軍和幾個獨立騎兵團,野戰騎兵部隊三萬多人!
想要憑藉這麼點人征服整個哈克斯平原是不可能的,盧愚之想著是上書讓金陵方面準備更多的騎兵部隊了。
大唐帝國,並不是沒有騎兵部隊,實際上多的很,整個陸軍的騎兵部隊加起來足足也有十來萬呢,而這是指現在保有的數量。
如果有必要的話,大唐陸軍完全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騎兵部隊的規模擴充到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畢竟如今的大唐帝國是戰馬不缺,擁有大量草原地區以及馬場的大唐帝國,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保有的馬匹數量可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只要有需要,軍方完全能夠短時間內徵召數十萬匹馬參與戰爭。
而騎兵的話,雖然短時間內訓練來不及,但是大唐軍方卻是有著完整的退役動員制度,只需要把退役的騎兵重新徵召起來,就能夠徵召至少二十萬以上的騎兵,然後進行幾個月的恢復性訓練,就能夠重新拉出來一支數十萬人的騎兵大軍來。
不僅僅騎兵如此,步兵也同樣如此,甚至是炮兵也能短時間內拉出一大批來。
因為退役、動員制度,帝國陸海兩軍每年退役的軍人達到了將近十幾萬人,在民間至少保有了一百多萬的退役老兵,而這些老兵的退役年限都是在十年以內,並保持著預備役狀態,隨時都可以重新徵召並服役的。
而戰馬、槍炮等物資也是充足的很。
唯一限制大唐陸軍隨時把規模擴充到一百多萬甚至兩百萬以上的就是軍費了!
實際上,這麼多年來,大唐帝國一次都沒有徵召過退伍軍人。
哪怕是去年西征戰事開始後,陸軍方面也不是說採取徵召退伍軍人的方式進行補充,而是延長退役年限的方式。
參戰部隊裡原本要退役計程車兵,被延長了一年退役,今年又是針對這一批超期服役計程車兵採取自願申請延長服役,士兵自願的話可以繼續留在部隊作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在陸軍沒有徵召退役軍人的情況下,就是完成了對參戰部隊的動員。
大唐帝國的國力以及體制,保障了大唐帝國在必要時候,隨時都能夠動員大量的部隊。
但是什麼時候是必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