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報上還報道,除了江南號外,大唐海軍已經是初步完成了蒸汽化改進工作,超過半數的主力艦都已經是陸續改裝蒸汽機。
目前的大唐海軍,完全有能力組建一支龐大的蒸汽艦隊進行遠征,同時這支龐大的艦隊還不受季風、風向等影響,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任何海域,任何時間裡自由活動!
如此龐大的一艘蒸汽艦隊,足以粉碎任何敢於抵擋的敵人海上力量!
實際上,這一次大唐海軍在輿論宣傳上,也是小小的吹噓了一把!
大唐海軍雖然進行了規模龐大的蒸汽機改裝工程,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完成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作量,一方面是大唐海軍的船隻數量實在太多,在大功率的軍用艦載蒸汽機的產量有限,一年也就那麼點產量,想要短短兩三年內就完成改裝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退一萬步說,艦載蒸汽機產能沒有問題,海軍也不用擔心戰備值班等任務,也不用考慮船臺數量的問題,但是海軍一時半會的也沒有這麼多的經費啊!
沒錢怎麼改?
這年頭的艦載大功率蒸汽機,那可是很貴的好吧!
江南號上裝備的動力系統,採用了四臺燃煤鍋爐,雙臺三槓蒸汽機,雙螺旋槳推進,總輸出功率達到了七百匹馬力,這個動力輸出比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六百匹馬力還要大了一百匹。
不過雖然總功率大了,但實際上海軍卻是依舊很不滿意,因為他們的初始設計方案是採用多臺燃煤鍋爐,單臺蒸汽機,單螺旋槳推進的方案,並且輸出功率要達到六百匹。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雖然說皇家理工學院都已經是完成了四缸蒸汽機的研發,三缸蒸汽機的技術已經是非常成熟,但是研發成功並不代表能夠生產的出來,而且能夠生產出來的三缸機,能夠造多少也是個問題。
目前,國內的四大蒸汽機制造廠商,只有海軍蒸汽機廠能夠量產大功率的三缸蒸汽機組,其體積和重量最大,同時也是單機攻略最大的產品,是單機三百五十匹馬力。
而其他的三大廠商,他們的三缸蒸汽機還不怎麼利索,單機功率連三百匹馬力都還不到呢。
不過海軍蒸汽機廠也是下了血本,投入了巨資,委託了國內的多家機械裝置廠商,專門為他們設計並建造大噸位的各類生產裝置,用於生產各類龐大的零部件,這些龐大的生產裝置,以前可是沒有的,想要搞就得從頭開始搞起,耗資巨大。
等海軍蒸汽機的這些生產裝置搞出來之後,估計就能夠生產更大體量的三缸蒸汽機了,保守估計,單機功率能夠從現在的三百多匹,直接飆到一千匹以上。
現在制約大唐艦載蒸汽機發展的,並不是蒸汽機的理論技術,這些理論技術早就被皇家理工學院玩爛了,如今制約艦載蒸汽機發展的,主要還是生產裝置。
生產裝置不行,生產出來的蒸汽機不夠大,這功率自然也就大不到那裡去。
畢竟想要增加蒸汽機的功率,最簡單除暴的方法不外乎增加蒸汽氣壓或者是體積。
提高蒸汽氣壓,這玩意更難,而簡單的增加體積則是要簡單多了。
江南號採用的就是海軍蒸汽機廠最新的艦載蒸汽機組,輸出總功率達到了七百匹馬力,這個動力輸出,足以讓江南號不依靠風帆航行。
進而獲得在戰鬥的時候獲得巨大的戰術優勢。
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時,江南號的耗煤量也是巨大的,而且因為搭載的蒸汽機組體積龐大,同時船體大量採用鋼鐵,同時還得保留風帆系統以及艦炮,這就使得了江南號所能夠搭載燃煤的噸位也就不多了。
其所搭載的燃煤,頂多也就是維持江南號航行一千多公里而已。
一千多公里對於進行遠洋作戰的主力艦而已,那可是非常低的一個數值了,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純粹使用風帆的話,其實江南號根本就維持不了太長的持續作戰時間。
當然了,如今的大唐帝國的蒸汽船隻,除了極少數船隻外採用純蒸汽機動力外,其他的絕大部分蒸汽船隻都是保留了風帆。
日常航行的時候,其實還是以風帆為主,蒸汽動力只是用來輔助航行,主要還是用在進出港的時候。
只有到了戰鬥爆發的時候,蒸汽機才會是主要動力,使戰艦獲得更高的速度,不受風向的影響!
純蒸汽動力的續航力差,這是現在大唐的蒸汽戰艦的毛病。
此外大唐海軍目前已經完成改裝的蒸汽軍艦裡,其實絕大部分都只是裝了雙缸蒸汽機,單機功率普遍不超過兩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