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錢坤用十八天就拿下了科倫坡城!
這個時間對於攻克一座稜堡而言,並不算長了。
如果加上之前登陸馬裡城,接受北科倫城,再加上登陸並進攻內加周邊的據點,還有渡海並登陸前往科倫坡城的時間,前後加起來已經是將近兩個月了。
然而即便是兩個月時間,對於這個時代的印度洋戰場而言,也是非常短暫,更不要說遠征軍部隊的損失非常小,前後打了兩個多月,戰鬥傷亡也就千人不到。
倒是非戰鬥傷亡超過了千人!
戰鬥傷亡少,那是因為大唐軍方,甭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大炸逼。
尤其是陸軍,他們作戰都是一路用火炮轟過去,步兵們發起衝鋒進攻之前,往往已經是用數量眾多的火炮把敵人的城池轟了個稀巴爛。
後續的步兵衝鋒攻城,其實某種意義上更像是進行掃尾作戰。
如此,戰鬥傷亡才會這麼小。
如果沒有這樣的強悍火力,尤其是沒有大量的榴彈,只是用普通的實心彈發起炮擊,步兵衝鋒攻城的話要想拿的這些堡壘,至少也要好幾萬的軍隊,圍攻好幾個月,不死傷萬人以上都是不可能拿下的。
幸運的是,大唐有著成熟可靠的榴彈!
哪怕這些榴彈,和後世的榴彈無法相提並論,裝藥都是黑火藥,但是可別小看黑火藥,黑火藥的威力也是很大的,歷史上,一直都是使用到十九世紀的中後期才是逐漸被黃色炸藥、梯恩梯淘汰,而在一些國家裡甚至使用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日俄戰爭時期乃至到一戰時期,黑火藥都還活躍在戰場上呢,而在一些落後國家,甚至二戰期間都還能看見黑火藥應用於戰場上的例子。
所以,哪怕是黑火藥,威力也是很大的。
尤其是大唐的黑火藥,早期就是由大唐皇家理工學院的師生們經過試驗和研發,得到了比較良好的配方,後來三大武器公司下屬的研發部門,則是繼續深入研發,調整比例,升級加工的工藝。
如今大唐的黑火藥,和以往前明的黑火藥,乃至大唐早期使用的黑火藥已經是有極大的差別了,威力提高的極大的。
而大唐的榴彈,為了追求爆炸的威力,裝藥量一直都是比較多的,同時也是喜歡用更大口徑的火炮發射榴彈。
大唐軍方里可是有著專門用來發射大口徑榴彈的短管榴彈炮呢,其中的四十八斤的短管榴彈炮,口徑達到了兩百毫米呢。
這種兩百毫米口徑的短管榴彈炮,雖然精度差得很,進行炮擊的時候基本不用指望準頭,但是大唐陸軍也從來沒有把它們當成精確打擊武器來用啊,往往都是對準敵人的城池直接開炮,反正到時候炮彈落在敵人的城區就算命中了。
因為這種大口徑榴彈的龐大爆炸威力,讓它們根本就不用刻意去追求什麼命中精度。
而且殺傷也不僅僅是依靠彈片,其衝擊波也是殺傷力巨大的。
這種兩百毫米的短管榴彈炮,一直以來都是大唐陸軍的大殺器,基本上去拿都會帶著,這一次董錢坤率軍遠征,自然也是不例外,除了陸軍自身的兩百毫米榴彈炮外,還從海軍那裡要了多門兩百毫米的臼炮。
海軍的戰艦裡,一直也是配屬四十八斤的短管臼炮,雖然海軍叫臼炮,陸軍叫短管榴彈炮,但實際上這兩者是同一種東西,甚至連尺寸都是一摸一樣的。
陸軍用起來毫無障礙。
除了這些威力龐大的四十八斤,兩百毫米的榴彈炮外,還有大量的二十四斤,十八斤,十四斤,九斤等火炮,這些火炮也是通通能夠發射榴彈的,其爆炸威力雖然和四十八斤的榴彈相提並論,但是也弱不到那裡去。
面對大唐軍隊的猛烈火炮,這年頭基本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抵擋的住!
哪怕是號稱當代防禦能力最強悍的稜堡,面對大規模的榴彈炮擊,也是無能為力,畢竟稜堡的設計初衷,其實是為了抵抗敵人步兵的攻城以及敵人的實心炮彈轟擊。
對於榴彈的防禦,稜堡也是力不從心的。
要想防備榴彈,只能是後世一樣,使用戰壕,或者乾脆是全包圍的堡壘,而當代的絕大部分堡壘是缺乏這種設計的,哪怕是大唐陸軍自身,其實也是沒有太好抵抗自家火炮的辦法。
火炮經過大唐陸軍的運用以及技術的進步後,已經是名副其實成為了影響戰鬥走向的決定性力量。
在大唐的火炮轟擊下,葡萄牙人哪怕是依靠著稜堡進行頑抗,但是最後也是不得不在大唐的火炮面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