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航運公司和馮氏航運公司,在航運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已經是延續到了蒸汽輪船這一新興領域來,至於到最後誰勝誰敗,現在還不好說。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等到明年春夏之交,肯定是會有商用蒸汽輪船陸續投入市場並運營的,讓人們享受到了火車的便利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蒸汽輪船的便利。
而對於國內企業的競爭,這對於整個帝國而言自然是好事,有競爭才有動力嘛,只要不是惡性競爭,那麼國企部為首的官方都是保持著不干涉的態度。
要不然,長江航運公司也不會被屁股後頭的一大票私營航運企業追著跑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屁股後頭一大票私營企業追趕著,長江航運公司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內發展迅速啊。
雖然一直都是國內第一,但是現在長江航運公司的規模,可不是剛成立的時候所能夠相提並論的,其他航運公司在發展,長江航運公司其實也是在發展,只不過發展會受到比較多的限制而已。
宣平十八年的前大半年,最吸引人注目的事情無疑是東北戰役,但是自從八月份後,火車和輪船卻是吸引了全帝國的注意力。
並一直延續到了宣平十九年!
二月份的各省會試以及承天府會試中,其會試的題目裡就是出現了和蒸汽機相關的題目,而更有意思的是,進入宣平十九年後,眾多企業在宣佈未來的發展計劃時,或多或少都會提起蒸汽機、火車、輪船等詞彙。
一些大型的工廠,陸續宣佈將會在未來引入具有效率更高,動力更大,成本更低的高壓蒸汽機。
一些企業也是陸續宣傳進入高壓蒸汽機、火車、輪船等周邊的產業,不過最顯眼的還是國內的一票航運企業!
其實火車也是吸引眾多人關注的,可惜的是,鐵路這個行業被壟斷了,帝國根本就不給民營資本進入的機會,所以很多人的目光只能是一股腦轉移到了航執行業中來。
剛過完年呢,各航運公司就是迫不及待的陸續宣佈了各自的輪船計劃,都是高調的宣佈將會在未來採購蒸汽輪船,從而進入蒸汽輪船領域,可惜的是,這些高調宣佈的航運公司,絕大部分都是不太可能在兩年內獲得什麼蒸汽輪船了。
因為他們不可能在兩年內獲得商用艦載蒸汽機!
國內有能力生產高壓蒸汽機的廠家,一共也就三家而已,分別是天津友邦機器公司,肇慶機械公司,海軍蒸汽機廠這三家,而這三家的艦載蒸汽機產能,都是需要優先供應海軍,剩餘產能才能夠供應市場,而這些剩餘產能裡,肇慶機械公司和友邦機器公司的剩餘產能,已經是被長江航運公司給包圓了。
而海軍蒸汽機廠的剩餘產能,也是被馮氏航運公司給包圓了!
其他企業想要獲得蒸汽輪船,那麼就得先獲得商用艦載蒸汽機,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們至少在兩年內都無法得到了。
眾多航運企業的代表人已經是走遍了三大製造廠,得到的答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的產能已經是到了極限了,哪怕是進行擴產,但是多出來的產能不可能有多少,更何況他們還和長江航運公司以及馮氏航運公司簽訂了優先供應合同。
實際上,這三大蒸汽機制造廠商,因為這些供應合同,現在腸子都是悔青了,如果沒有這份優先供應合同,那麼在眾多航運公司的哄搶之下,那麼絕對能夠把價格抬高眾多,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的。
但可惜的是,合同已經簽訂,所以他們也只能是想要儘可能的擴大產能,然後把那份該死的合同執行完畢,再向廣大的市場自由供貨了。
三大蒸汽機制造廠商靠不住!
但是那些航運企業也都是不甘落後於人,這沒有了張屠夫難不成還要吃帶毛的豬?不可能的!
於是乎,幾家大型的航運企業一聯合起來,乾脆是聯合起來收購了一家位於當塗的機械公司,並更名為聯合動力公司,並向該公司注入大筆的資金用於裝置升級,生產線的改進,然後找到了皇家理工學院申請高壓蒸汽機的技術授權。
皇家理工學院對這種事,自然是歡迎的,作為一家研發機構,它需要不斷的輸出技術專利獲利,然後換取資金用來支援研究,所以這高壓蒸汽機越是普及是越好的。
聯合動力公司,前身乃是國企部投資的當塗第二機械公司,該機械公司的主營業務其實並不是蒸汽機,而是修理蒸汽機,不過因為經營不善,而且當塗那個小地方,修理蒸汽機的廠商一開始還只有一家呢,但是後來就是變成了五六家了。
最後因為經營不善被整體打包出售,可惜後面接受的投資者也沒能把該機械公司盤活,最後被數大航運公司聯手接手。
數大航運公司的目標自然不是簡單的修理蒸汽機,甚至都不侷限於製造低壓蒸汽機,而是想要一步到位直接製造艦載蒸汽機,避免被他人卡住動力的尷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改名為聯合動力公司後,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注入並獲得了高壓蒸汽機的專利授權,煥然一新的聯合動力公司一舉成為了國內第四傢俱備高壓蒸汽機專利授權的廠家。
而且財大氣粗的他們,根本不把錢當錢看,直接揮舞著支票到處採購裝置,挖技術人員,竟然是讓他們短時間內就是開啟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