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調整後的大唐帝國針對扶桑政策,具體實行下來,自然是以武力為主,軍械、經濟控制為輔,聯營政策為核心。
除了可以直接調整的軍事計劃外,輔助用的軍械以及經濟控制計劃,卻是直接施行了,根據大唐扶桑事務衙門的命令,限制對織田信長、三好家的軍械供應,同時加大對今川家、大和國等實力的軍械供應。
不過只是限制而已,大唐帝國並沒有完全杜絕對織田信長以及三好家的軍械供應。
同時普通的商業往來依舊是保持正常,畢竟控制局勢歸控制局勢,錢還是不能少賺的。
只是不管是軍事打擊威懾還是說軍械以及經濟的控制,都只是明面上的計劃而已,而且治標不治本,想要徹底解決扶桑問題,大唐帝國打算依靠聯姻計劃,因此聯姻計劃才是真正的核心計劃。
直接對人口進行釜底抽薪,一勞永逸的解決扶桑問題。
作為具體負責扶桑事務的大唐扶桑事務衙門,也是正式成立了下屬機構,名為‘聯姻委員會’,旨在為帝國本土的未婚男子以及扶桑的未婚女『性』,提供一個婚姻介紹平臺,幫助扶桑女子遠嫁帝國本土!
這個機構甚至都不是什麼官方正式序號產生器構,只是事務衙門下屬的一個普通機構,隨便找了個辦公室掛牌就成立了,但是人員卻是非常多,國內派遣了一部分官員,再加上事務衙門本身以及從琉球府的部分官員,以至於這個機構剛成立,就是擁有了超過一百人的官員編制,這個編制規模對於一個在海外的機構而言,可是相當龐大的。
由此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大唐帝國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當然了,這種事僅僅依靠扶桑事務衙門也是不可能獨立完成,還需要國內相關機構的配合,只不過國內還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因此早期的聯姻物件,將會是以軍方的單身士兵為主,尤其是駐紮在扶桑地區的單身士兵為主。
聯姻委員會和駐紮琉球以及扶桑地區的軍方將領溝透過後,軍方對於這種幫助將士娶老婆的事情自然是不會阻礙的,只是士兵本身願不願意就不知道了。
畢竟這年頭當兵,在大唐帝國內部還是一件比較體面的事,尤其是對於農家子弟而言,家中有一人當兵,那麼基本上可以直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以及社會地位。
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兵的薪水不算低,比普通工人的薪水還要高一些,此外退役後,軍方往往會安排退役士兵進入各相關機構工作,比如說稅務稽查隊、巡警衙門、各保鏢公司,各大國企部所屬的企業。
雖然說如今已經是沒有從軍就分田的政策了,但是退役後的安排還是比較好的,很多士兵退役後,往往是直接回到家鄉當巡警的。
這可是相當體面的工作。
這種情況下,軍人在民間的社會也就比較高,在婚姻市場裡佔據了比較大的優勢。
往往是一個貧寒子弟剛被挑選入伍,那麼就會有媒人上門了。
加上國內的普遍早婚,十五六歲就成婚的一抓一大堆,士兵也不例外,很多士兵在入伍前就已經是成婚,哪怕是入伍前沒有成婚,但是也會迅速定親,休假回家的時候直接成婚。
因此如今軍方里的單身士兵,其實並不多。
不過總也是有一些!
此外,除了直接娶妻外,還可以納妾嘛!
大唐帝國雖然確定了一夫一妻制,法律上也不承認一夫多妻制度,除了宣平八年之前的小妾,帝國認定是事實婚姻,給予女方一定保障外,帝國並不承認宣平八年後所納的小妾,同時法律也不承認私生子的爵位、財產繼承權。
但是法律是法律,傳統是傳統,民間裡依舊有著大量的妾存在,只不過都是以外室、情人之類的存在的。
傳統如此,官方也是不打算強行禁制,只要你有本事,養十個八個外室也是沒人說你,但是法律並不承認,女方願意走就走,男方是絲毫沒有保障的。
經過和軍方的協商,準備舉行一次的大規模相親大會,聯姻委員會,負責組織一批扶桑女『性』,和軍方的單身士兵進行相親。
八月,正值盛夏,大隅縣上也是熱氣騰騰,而在大隅縣港口外的一大片空地裡,卻是呈現出一片喜慶,這一片地方里,懸掛著不少大紅『色』的燈籠,紙張什麼的,而其中一側,一大群列隊,並穿戴著軍禮服的大唐陸海軍士兵,正在等候著入場。
這一批軍方組織的單身士兵或者說不是單身,但是假冒單身計程車兵,大概有兩百多人,他們正是軍方組織過來相親的。
而另外一側,則是三百多名的扶桑女人,這些扶桑女人,相對於國內的女『性』而言,普遍身高要矮一些,不過都是年輕女『性』,年輕在十四歲到二十歲之間。
主要是來自於海峽對岸的九州島,聯姻委員會從幾個殖民地裡招募過來的年輕女『性』。
今天,她們過來相親,不管內心具體是如何想的,但是都是希望能夠在今天找到一個丈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更準確的說是大唐丈夫!
因為是第一次辦這種活動,所以聯姻委員會非常的謹慎,挑選的這些女子都是身家清白,同時相貌身段都不算是醜的女『性』。
這些女『性』,都是自願來的,絲毫都沒有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