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統的存在也有好多年了,但是外界對於翰統的瞭解並不算太多,因為翰統的業務比較特殊,其中之一的反間諜和普通人沒什麼關係,而且它也不搞什麼白色恐怖之類的。
它的主要業務,是監控、防範、打擊內亂,具體下來就是那些叛軍,大臣叛亂什麼的,而如今大唐王朝如日中天,內部的叛亂幾乎沒有,頂多就是一些武裝抗稅啊中小規模的叛亂而已。
所以,很多民眾實際上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機構存在。
即便是百官,對翰統的瞭解實際上也是不多的,而且感觸不深。
他們知道翰統的鷹犬極有可能就埋伏在自己的周圍,但是翰統卻是隻調查不行動。
成立這麼多年來,基本上很少參與什麼案件,更加別說什麼大規模進行抓捕了。
所以,久而久之他們對翰統的存在也一已經是習慣,並不認為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威脅。
相對於翰統而言,督察院才是百官的最大敵人,因為督察院才是大唐帝國裡專門針對百官進行調查的機構,反貪就是這個機構的最重要業務之一。
然而現在,翰統卻是露出了獠牙,一次性的抓捕了數以千計的官員,而且其中不乏從三品以及以上的高官,甚至從二品的侍郎都有。
而且,在這些抓捕之中,翰統往往都是直接抓人,然後直接移交給督察院,並且拿出了極為詳實的證據,這讓不少官員都是納悶,他們是怎麼短時間找到這麼多的證據的?
他們並不知道,翰統根本就沒有短時間內去找證據,他們只是去檔案室裡把相關官員的檔案翻出來,然後按照上面的調查報告直接抓人而已。
要不然的話,哪有這麼高的效率了。
翰統的大規模行動,一時間也是讓帝國官場人心惶惶,不少人都是說,翰統比前明的錦衣衛以及東西廠都要更加可惡,乃是大唐帝國的毒瘤,不少愣頭青甚至是直接上摺子,彈劾翰林院調查統計科違法亂紀,殘害忠良,為了避免演變為前明廠衛之害,要求立即撤銷翰林院調查統計科。
李軒雖然說讓翰統停止了行動,但是面對這些彈劾翰統的官員,李軒卻是絲毫都沒有手軟,直接把相關的名單轉交給翰統,讓他們挨個排查,然後抓人。
還殘害忠良?
被抓的官員裡但凡有一個是清白的,被願望的,李軒都敢直接放棄皇位,一頭撞死在豆腐上!
這種情況下,說出這種話的人,要麼是自己有問題的,要麼就是想要效仿前明的文官,打算搞什麼黨派之爭,而任何一種,李軒都不允許。
翰統的行動,是得到了李軒的授權之後才進行的。
翰統說白了,那就是李軒手中的一把刀,李軒讓它抓誰,它就抓誰。
如今這些人,卻是想要讓李軒把自己的刀子廢掉,其心可誅!
翰統接到了名單,於是乎又開始抓人了。
手段和之前抓貪官一摸一樣,直接翻出官員的檔案來,然後根據上面的調查報告直接抓人,然後把人和證據直接丟給督察院。
某種程度上來說,翰統如今發揮的作用,有點類似於巡警,都是調查,抓捕,然後移交督察院,讓督察院發起公訴。
只不過,翰統的調查都是暗地裡的,並沒有和巡警那樣公開化。
當然了,這只是翰統表面的做法而已,實際上翰統的權力比外人想象的更大。
翰統是直接向李軒負責的情報機構,既然是一個情報機構,那麼就會有著一些特殊的權力,而這些權力,是和當今的不少大唐法律相違背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翰統乾的事,本身就有不少是違法的。
但是,翰統是直接聽從大唐皇帝李軒的命令,而在大唐帝國這個高度君主集權的君主制國家裡,李軒的話其實就是法律,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翰統乾的事也不算違法。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一次翰統的龐大能量是徹底暴露在百官面前了,引起了不少官員的惶恐。
但是,這事同樣也是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大唐中央高舉打擊貪腐的大旗,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援。
為什麼支援?
這裡自然是少不了朝報司的功勞!
朝報司在過去的兩三個月裡,輿論引導的重點,前期是抗洪,而中期則是救災,而到了後期的現在,則是開始引導中央打擊官員腐敗的輿論。
不管是什麼時代的民眾,都是喜歡看到有人站出來,把那些貪官們通通都給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