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山溝皇帝沙雕動畫西瓜影片 >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為了吃飽飯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為了吃飽飯 (第1/2頁)

大唐帝國立國之初,也就是李爾必太祖武皇帝時期,可是沒有什麼發展工商業的國策的,哪怕是太祖武皇帝駕崩後,聖天子李軒繼位的頭幾年,也是談不上什麼發展工商業,頂多就是搞工業而已,而工業也侷限在武器製造方面。

大唐帝國真正開始發展工業,是定都肇慶之後,當時為了滿足國防工業的需求,大唐帝國開始大搞特高工業。

而後打下廣州,為了獲得更多的稅賦和利潤,用以支撐戰爭,開始進軍海外貿易,並順勢成立了廣州貿易區。

戰爭所導致的龐大軍費壓力,才是大唐帝國早年大力發展工商的直接原因。

而等到定都金陵之後,大唐帝國的國策,基本上已經是建立起來了,以農業為骨,工業為肉,商業為血的三位一體的國內發展策略。

其中,農業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在糧食產量不高的時代裡,一個大國不發展農業,而是一頭搞什麼工商業,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讓廣大的帝國子民填飽肚子,這才是大唐帝國現行的核心國策,而其他的政策,大多都是圍繞著這一條來進行的。

要填飽肚子,就需要糧食,在有錢都不可能從外界大量進口糧食的情況下,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種植糧食了。

所以,農業和工商業之間,農業才是基本。

工商業,其實只是輔助而已!

這一點,哪怕是在大唐帝國也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別看大唐帝國工商業搞的紅紅火火,但是帝國每年的財政支出裡,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工商業所能夠得到的資源支援,是遠遠不如農業所獲得的資源支援的。

帝國號召的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為的是什麼?可不就是為了抵抗天災,提高糧食產量嗎,至於由此所帶來的內河航運發展,那只是順帶的

帝國搞統一農業稅,壓制田租,這還是為了廣大的農民能夠活下去,由此帶來的地主大量拋售土地,然後把資金投入到工商業裡,也只是順帶。

甚至就連是對外擴張,建立殖民地,提出什麼全球戰略,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緩解人多增長所帶來的糧食壓力。

就連工商業本身,其實也是為了讓帝國子民吃飽而服務的。

工商業的發展,尤其是技術的發展,可以帶來更加便利的生產環境,降低產品的成本,提高交通水平,同時還能夠讓大量的帝國子民獲得除了種田以外的就業機會。

民以食為天!

這一點李軒看的非常透徹,所以他哪怕是知道希望不太大,但是依舊支援皇家理工學院在瓊州府地區展開了雜交水稻的研究。

而其他的諸多政策,絕大部分也是為了讓帝國子民吃飽飯而服務的。

要說大唐帝國和前明等抑制工商業發展的封建王朝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就是大唐帝國認為工商業能夠有效的輔助,乃至促進農業發展,從而提高民生水平。

而前明等王朝就不是這麼認為了。

這也不是說前明等抑制工商業發展的封建王朝就有錯了,實際上他們沒錯。

在科學技術低下,生產力更為低下的時代裡,工商業這東西,尤其是其中的商業部分,也就是尋常的把貨物從甲地運輸到乙地,這根本就產生不了什麼價值,相反還會吸引更多人去從事商業,而不是種田,這樣就會導致了農業人口減少。

種田的人少了,糧食產量就會低,又無法從外部獲得大量的糧食,而總人口卻是這麼多,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情況?

餓死人啊!

但是在大唐帝國裡卻是不一樣!

大唐帝國的工商業,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革命初步掀開的前提下的!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海外貿易的展開,能夠讓大唐帝國從外部進口大量的物資。

工商業的發展,讓帝國擁有了雄厚的財政力量,從而反過來輔助農業的發展!

要不然,你以為帝國每年建設水利設施所花費的海量資金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從工商業裡獲取的。

工商業發展,經濟好了,財政有錢了,水利等各種基礎設施好了,能夠把下等田變成中等田,中等田變成上等田,而且抵抗洪澇、旱災的能力也就更高了,這糧食產量自然也就更高了。

尤其是在南方各省,因為種植水稻的緣故,對水利設施的依賴更加的嚴重,良好的水利設施是提高糧食產量的前提條件。

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最新小說: 寒門寵妃 重生天后之傅爺的掌心嬌 戀戀男神 權寵仵作太子妃 穿書後我拆了男主後宮 顧先生,離婚請簽字! 山海元神錄 信任重建,星光點點 遇見你,傾於你 虛擬路漫 大漠蒼狼 我家王爺超兇的! 神紋道 生死簿之閻王太撩人 大虞龍主 重生八零小俏媳:首長,請結婚 醫妃難逑 精靈:我能看到系統提示 錦繡良田:山裡漢狂寵悍妻! 分家後,小福妻嬌養了未來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