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的試驗場,近衛軍計程車兵們持續進行實彈測試,連續打出去了六發炮彈,然而就在第一發炮彈被打出去後,看臺上的眾人就已經是被徹底鎮住了。
因為他們親眼看到第一枚的炮彈成功出膛,沒有出現炸膛這種他們最為擔心的事故!
隨著炮彈出膛後,這枚炮彈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幅度的曲線,然後朝著三百五十米外的預定靶標飛去,然而不用多久,眾人卻是看到這枚炮彈直接在半空中就爆炸了起來!
提前爆炸了!
然後即便是提前爆炸了,但是也沒有絲毫影響看臺上的一群大佬們的好心情!
對於引信延遲的這點失誤,對於已經習慣重型榴彈炮發射出來的炮彈各種提前爆炸,甚至不爆炸的將領們而言,這點失誤不算什麼。
他們更關注的是,由第一發試射裡,由九斤野戰炮所發射的這枚炮彈,被成功發射,而且成功在發射成功後在敵饒陣地爆炸,沒有炸膛,也沒有剛離開炮管就爆炸,敵人沒幹掉,反而是把自己人先幹掉一片。
雷萬中將、包義奮中將等一票陸海軍將領們齊刷刷的站了起來,一個個的臉上表情都是相當的豐富!
此時,第二發,第三發炮彈也是陸續成功發射,隨後是第四、第五、第六枚炮彈!
第一輪試射,一共由三門九斤火炮打出去了六發炮彈!
而這六發炮彈無一例外,都沒有發生炸膛事故,每一發炮彈都是順利出膛,然後飛向預定目標區。
只是就和畢子飛親口的那樣,這種木製延遲引信存在著較大的誤差,即便是炮兵們都是按照最標準的方式制定同一規格的引信,但實際上起爆時間也是不一樣。
有兩枚炮彈提前起爆,有一枚炮彈落地後很久才爆炸,有一枚乾脆是啞彈。
只有一枚炮彈在落地的瞬間爆炸!
然而這有影響嗎?
沒有!
對於陸海軍而言,他們早就習慣了短管榴彈炮那不靠譜的火繩引信,能夠發射出去後爆炸那就是成功!
當在敵人陣地上空爆炸,那就當場榴散彈使用,如果是落地後爆炸,那就當場榴彈使用,如果是落地後不爆炸,乾脆當成實心彈使用,只要炮彈打出去了,那就算是成功了。
所以對於這種新式榴炮彈出現的起爆時間不一,甚至出現啞彈的問題,陸海軍的將領們表示,這點問題完全可以接受。
重點是,這種榴彈可以讓長身管火炮發射!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大唐陸軍和海軍以及近衛軍三軍所擁有的大量五斤、九斤火炮都能夠使用榴彈了,而這對於部隊的火炮力量的提升絕對是巨大的。
看完第一輪試射後,甚至都不等第二輪測試,雷萬中將就直接當場就是了起來:“這新式炮彈,我們陸軍要了!”
包義奮也是不甘落後:“我們海軍也是如此,不用招標,直接採購,各口徑的新式榴彈都要!”
這些軍方的高層將領們,可都不是傻子,一個個都精明著呢!
這種能夠更加有效的發揮現有火炮的威力,並極大的提升火炮力量的好東西,可是一眼就是看出了它的價值。
實際上,哪怕是新式榴彈引信研發出來之前,他們就已經是認識到了這種炮彈的價值,要不然,你以為研發榴彈引信的十幾萬兩銀子的經費是哪裡來的,那可都是陸軍和海軍給的。
陸軍和海軍,為了研發能夠在長身管火炮使用的新式榴彈,可是各自都是扶持了大量的專案,林林總總加起來,前後有二十幾個。
這裡頭的每一個都是要花錢的!
畢子飛主導的木製引信專案,同樣是軍方所主導,陸軍和海軍兩家都是投入了不少資金,而這些資金投入起來也有意思,那就是畢子飛雖然是拿著軍方的錢搞研發,但是專利卻是依舊屬於皇家理工學院。
因為這種專案,並不是委託研發,軍方和他們直接簽訂購樣品的合同。
一般都是分好幾個階段,比如前期的理論階段,理論透過後,軍方會讓你把樣品生產出來進行前期測試,然後是中期測試,後期測試。
測試結束,那麼軍方就會下訂單,然後皇家理工學院對三大武器公司進行技術專利授權,三大武器公司開始生產,如今很多的軍械生產差不多都是這個模式。
簡單來,這種投資,更加類似於扶持,和尋常的商業合作不太一樣。
當然了,軍方的諸多研發專案,雖然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拿走了一大部分,但實際上三大武器公司,乃至其他一部分國企部的下屬企業,也是有機會拿到手的。
反正軍方只要新式的軍械產品,他們不管是誰研發的,誰生產的。
最近兩年,以三大武器公司為首的國企部下屬企業,很勤快的對皇家理工學院揮動了挖牆腳的鋤頭,開出了各種豐厚的待遇。
這麼豐厚的待遇,也的確是吸引了一批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們轉投這些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