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選司回來,和他去之前預料的一樣,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身臭汗了,而且又餓又喝。
陳立夫本是帶零心和茶水去的,但是奈何人算不如算,他是帶了,但是旁人卻是沒帶啊,加上遇上一個厚臉皮的胖子,然後這個不要臉的胖子還叫來了三五好友。
結果,一整盒的點心,他就只吃了一塊,就一塊!
其他的全都把那些人給拿走了……
更可氣的是,點心被他們吃完了,一群人還意猶未盡,陳立夫怎麼不多帶一些過來,氣的陳立夫都是想要大喊一聲來人,抄家!
想他陳立夫橫刀立馬,縱橫官場數萬年,沒想到,在這吏部文選司候客廳裡,在這幾個吃貨面前栽了跟頭,實在是可氣可恨!
回到家中的陳立夫,為此悶悶不樂好幾呢。
至於述職報告,現在誰還有心情管那玩意啊,反正當他是做了述職報告,至於這述職報告有沒有得到認同,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他陳立夫也是沒有辦法。
反正吏部有點特殊,人家安排官員任命升遷,都是有著一整套屬於他們自己內部的規則,在外界看來興許是個大貪官的官員,在吏部的官員眼中,興許還是棟樑之才呢。
總之,吏部內部對官員的評價標準是過於複雜,即便是陳立夫自己也是搞不懂。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諸多評價標準不管怎麼變,但是忠於君上,有能力辦實事,這一些基本的東西卻是不會變的。
他自認為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熬也能夠熬出來一個四品的頭銜。
所以陳立夫並不怎麼擔心述職報告,他更加擔心的是,自己要升官了,但是會被調任到什麼地方,什麼部門任職?
雖然稅部的官員升遷一般都是內部升遷,陳立夫就算是升官了,基本上也是會在稅部內部升遷任職,但是這稅部也是很大好不好。
稅部哪怕是已經經過了一次的拆分,但依舊是大唐帝國諸多機構了,除了軍方以外的最大機構,稅部下屬的每一個司,那幾乎都是龐然大物。
比如徵糧司,預算司,工商司這些,其實其內部的規模不,至少絲毫不比其他的部要。
所以哪怕只是稅部內部的升遷,但是去那裡也是區別大的很。
比如他這個稅務巡察,在稅部內部的話,那就是屬於徵糧司這個體系的,管的都是收稅的事。
但是在稅部,收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已,財政預算和金融管理,甚至是調控全國農工商業經濟發展等等事務也是稅部的事。
要不然,稅部也不會被稱之為第一大部,連掌管人事大權的吏部都得甘拜下風了。
陳立夫覺得自己如果要升官,最好還是要在徵糧司這個體系內工作,這樣才熟門熟路,也更加容易出成績。
如果是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那麼就是會非常被動了,他一個收稅的,如果跑到金融司那邊去管什麼銀行之類的,他肯定是要抓瞎的。
畢竟他總不能靠著殺人抄家來玩金融啊!
此外也有可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職,稅部又不是隻有一箇中央稅部,各地的稅務廳,稅務局那也是屬於稅部的,不少稅務官員都是在中央任職後就是被下方到地方任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