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師制定了明確的退役制度後,很多早期參軍計程車兵們,其中一部分已經是開始陸續退役復員,然後回到家鄉。
除了這些正常退役的普通士兵外,還有相當多一部分是傷殘退役!
按照相關軍制規定,受過重傷、有殘疾的軍人,是會提前安排退役的,不過這在士官、軍官這兩個核心群體裡,是根據自願原則,倘若士官以及軍官們願意繼續服役,那麼將會給安排安排專門的位置。
主要是安排到後方機構,比如說新兵營,指揮行政機構等等。
如果想要退役了,那麼也可以安排退役!
而這些退役人員,就是成為了目前大唐王朝民兵體系裡的核心中堅!
往往是以少數退役人員為主,然後加上當地的普通青壯,組建當地的民兵組織,這些民兵組織在農閒的時候會定期的組織訓練。
因此,在目前的兩廣、貴州三省,因為有著比較多的退役人員,所以民兵組織已經是初成體系,在維持地方局勢裡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但是在其他省份,因為普遍缺乏當地的退役軍人,所以大唐王朝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那就是直接退役少數的現役人員到當地,成為民兵組織的核心,然後組建民兵組織。
但是因為這些特地安排的退役人員數量比較少,加上民兵組織成立的時間相當比較短暫,所以目前而言,很多省份的民兵組織還是難當重任。
如果是新佔領的長江以北地區,尤其是山東和河南、北直隸這幾個省份,那麼民兵組織就是直接等於零了,短時間內,當地的治安維護只能是看天意,大唐軍方也是管不了這麼多了。
往往是隻傾向於正規軍駐防在一些重要節點,比如說府城、重要交通要地、戰略要地,少數的縣城,至於其他地方,乃至鄉下這些地方,暫時就無能為力了,只能是在有事發生的時候再調動兵力前往鎮壓。
而中期階段的話,當地的治安很大程度上,將會依賴稅務稽查隊!
是的!
沒錯,就是大唐王朝裡的第四大武裝組織稅務稽查隊!
大唐陸軍、大唐海軍、大唐近衛軍之後的稅務稽查隊,在大唐王朝的新佔領區裡,一直都是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新佔領區裡,稅部為能夠及時、有效的徵收稅收,對抗當地的武裝抗稅,往往是會大規模組織當地的稅務稽查隊,一個縣少則數十,多則數百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數字雖然說會在幾個月,一年後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前期的幾個月裡,新佔領區的稅務稽查隊規模一般都是比較龐大。
比如說江北道,剛佔領江北道的時候,因為此地鹽稅眾多,稅部是非常的重視,僅僅是揚州府包括下面的各縣,稅務稽查隊的成員加起來超過千人之多,而淮安府還要更多,達到了一千五百多人,再加上徐州府的,以及稅部臨時支援過去的數百人,其總數一度達到三千餘人,其數量並不會比駐防當地的混成團少。
江北道的稅務稽查隊,在維持大唐在江北道的初期統治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了,這已經是歷史了,因為達到巔峰數量後,這個數字很快就是降低了下來,不過目前江北道的稅務稅務稽查隊的數量依舊有差不多兩千人,實力雄厚。
尋常的武裝抗稅所引發的動亂,根本就不用正規軍出動,他們自己就可以解決。
所以在山東、河南、北直隸等新佔領區,稅務稽查隊也將會起到非常龐大的作用,稅部官員幾乎是跟著大軍的步伐一起前進,比如說在濟南府,第五混成團剛拿下濟南府,濟南府的知府都還沒有上任呢,濟南府稅務局就已經是掛牌成立了。
幾個稅部派遣的官員帶著稅部支援的數十名稅務稽查隊,乾的第一件事可不是徵收稅收,而是招兵買馬,直接在街頭巷尾招募當地的青壯乃至青皮流氓小混混。
而濟南府裡的混混們,早已經是聽聞稅務稽查隊的鼎鼎大名,更是知道這給稅務稽查隊,乃是他們翻身上位,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途徑,所以稅務稽查隊在濟南府招兵買馬的牌子一掛起來,各路的青皮流氓各種打手是奮勇而至。
光光是在府城裡,稅務稽查隊一口氣就是招募了足足五百多人,而且還都是清一色自願參加,拍著胸脯說要為萬古聖君效命的忠義之士。
這個結果,讓剛來到濟南主持當地稅收事務的稅務官員們大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