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軒率領了接近三萬人主力部隊抵達梧州城下,王越第一時間就是帶著一群明軍文武高階官員登上了西城門的城門樓。
梧州城的城牆本來就有七米多高,而城門樓比城牆更高,站在距離地面足足有十多米高的城門樓頂往下看的時候,他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城外密密麻麻的偽唐賊軍。
為了防止被明軍水師襲擊,李軒早早就率領部隊下船,然後從陸路走到梧州成年,此時船隊早已經返回,開始執行後勤運輸任務。
王越看著城下的偽唐賊軍們不緊不忙的開始修築營地,一邊是皺著眉頭一邊問旁人道:“那些穿著怪模怪樣的就是偽唐真賊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城外的一支偽唐賊軍道,而被他所指著的那支部隊,正是第一步兵旅!
旁邊的衛嚴當即道:“不錯,那些穿著藍衣紅褲的就是偽唐真賊了,那些穿著和我們的將士一樣的乃是投賊的叛軍!”
王越這一看,眉頭皺的更緊了!
為什麼,因為他看到城外穿著藍衣紅褲的真賊頂多也就一半,但是那些穿著明軍軍服的叛軍卻是有半數之多。
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說明了有眾多官兵投賊了!
“等把偽唐賊軍剿滅了,這些投賊的叛徒必須要嚴肅處理,不管是投賊的將領還是士卒,都通通要嚴肅處理,不把他們抄家滅族,怎麼威懾後來者!”王越對城外那些叛軍的痛恨,更甚於對賊軍的痛恨。
基於東方的傳統思維,叛徒,尤其是投靠敵人的叛徒,那是被人所不齒的。
有時候,叛徒甚至比敵人更讓人憎恨!
聽到王越這麼說,旁邊的不少人都是臉色有些尷尬!
他們大多都是廣西這邊的將領,而城外的很多叛軍早先可都是他們的部下呢,甚至不少投賊的將領還是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這抄家滅族,你王越難道是想要把我們也給滅了?
沒辦法,隨著偽唐賊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多,這擊敗的明軍也是越來越多,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明軍甚至官員投降。
以前偽唐賊軍窩在山溝溝裡的話,那些明軍和官員對於投降還是相當相當的排斥的,哪怕是低階官員都是不願意投降的。
但是隨著偽唐賊軍盤踞兩省,擁兵十萬後,其實很多人都已經是改變了想法,雖然說依舊還沒有高階將領和文官會投降,但是不少千戶左右的中級將領在局勢不妙的時候,已經是會把投降作為第一選項了。
哪怕是衛指揮使,衛指揮僉事這些高階將領在被俘虜了後,雖然不會主動投賊,但是大多也是不會繼續抵抗,而是會乖乖的當一個戰俘。
即便是骨頭更硬的文官,現在已經是開始出現了縣令甚至知府這種級別的官員投降了!
大唐王師橫掃貴州、廣西中西部的時候,攻克了這麼多的州府,總是會出現那麼一兩個文官投降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敢於自殺的,在跑不了,哪怕是跑了也會被朝廷砍頭的情況下,投賊上也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事了。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大唐王朝已經是累積接受了兩位明王朝的知府,若干縣令的投誠了。
對於這些投誠的明王朝中高階官員,大唐王朝自然是非常的優待,畢竟他們的投誠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哪怕他們都是一群窩囊廢,李軒都要擺出千金買馬骨的架勢把他們高高捧起。
比如前段時間主動率領城內軍民投降的思恩府知府張成躍,李軒就是很大方的繼續讓他留任思恩府的知府,而且很快又是晉升他為桂西布政使。
其他投誠的文官大多也是給予優待,最低的都是留任,態度好,能力勉強過得去的立馬升官,知縣升知府或者同知。
尤其是像張成躍這種紅袍四品高官,那更是高高捧起,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知道,投誠我李軒,升官發財不在話下,榮華富貴也是輕而易舉,
李軒的這種優待降官,甚至重用降官的態度,更是加劇了明王朝的文武官員的投降風潮,尤其是中低階官員投降的可是不少呢。
這麼多投降的中低階官員,多多少少都會和梧州城這邊的高階文武官員們有所聯絡,比如說座師啊,同年啊,同鄉啊甚至同族之類的。
這要是把降官都抄家滅族的話,梧州城裡的高階官員,至少有一小半都能被牽連前去。
而王越也是很快反應了過來,自己在這個時候說著話不太適合,儘管他是真的這麼想,並且也是想要這麼幹的。
所以他很快就是錯開了話題,開始和屬下們討論起來城防。
就當王越帶著一群文武官員們觀察城外的偽唐賊軍時,李軒也是帶著一群高階將領們登上城外的一座小高山,用望遠鏡持續觀察梧州城防。
如今李軒率領的這群高階官員已經是鳥槍換炮了,好多人都是拿著一臺望遠鏡,李軒自己,作戰司的司長曾子文,第一步兵旅旅長郝柏年,第三步兵旅旅長陳科橋等人都是拿著望遠鏡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