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竹山時代,限制大唐新軍主力部隊擴張的主要因素就不是什麼糧食,兵員,而是火槍和火炮的產量。
兵員的話,不管是招募還是俘虜的明軍士兵,甚至是去強行拉壯丁,都可以得到初步的滿足,糧食雖然也缺,但是勉勉強強也夠用,不夠用就去外邊收糧唄。
但是火槍和火炮這玩意,這還沒什麼辦法能夠快速提高產量。
就算是工部那邊不斷的擴大各個作坊的規模,但是這個擴張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不是兩三天說擴張就能擴張完成的,少說也得大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的緩衝時間。
作坊擴充後,還得有足夠的技術工匠和普通工人啊,普通工人容易解決,但是技術工匠就不是那麼好找或者是培養的,目前大唐工部下屬各作坊裡的工匠們,基本都是採用招募、強迫等各種方式從興泉府、黎平府搜刮而來。
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是遠遠不夠大唐王朝工部作坊的需求。
然後還有一個原材料的問題,目前大唐王朝所佔據的興泉府以及大半個黎平府,都是沒有什麼大規模的鐵礦、銅礦等礦產,更別說硝石、硫磺、鉛等礦產了,以至於目前大唐王朝嚴重依賴於外購各種原料。
即便是這些都滿足了,但是火槍和火炮的生產也需要時間啊!
一支火槍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歷多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需要時間啊,而這些時間全部加起來,如果是工匠用傳統的方法打造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按照目前大唐王朝工部所採取的小範圍流水性式生產的話,也需要大約二十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哪怕現在工部再來一次超大規模的擴張,但是至少也需要兩個月以後大唐新軍才能夠得到擴產後的火槍!
這個時間,對於大唐王朝而言卻是太久太久了。
從年初到現在,大唐王朝的工部作坊不斷的擴張增產,但是大唐新軍的規模也是不斷的擴張啊,以往大唐新軍只有幾百個火槍兵,但是現在,各部隊編制裡的火槍兵已經是好幾千人了,這對於火槍的需求是進一步提高,而且是提高到大唐王朝工部下屬作坊根本無法滿足的程度。
因此目前大唐新軍所損失的這一批火槍,短時間根本無法補充!
針對這個難題,曾子文建議,利用現有的眾多明軍俘虜,進一步擴大守備營的規模!
總不能讓這些明軍俘虜通通都去當苦力啊,那是浪費人力資源!
“如今我軍雖然也已經開始籌建裝備純冷兵器的預備營,不過預備營依舊是我軍正規部隊,日常訓練除了冷兵器的訓練外,還會堅持訓練各類火槍戰術,步炮協同等戰術,裝備冷兵器是因為受限於火槍、火炮的產量問題,但是等以後槍炮的產量上來後,預備營部隊就可以透過換裝新式槍炮,短時間內變成正規步兵營的。
同時預備營計程車兵們,也能夠及時補充主力步兵營的戰損!”曾子文和以往一行,對部隊的擴充都非常的熱情,不管是主力營還是預備營,又或者乾脆是這個守備營。
同時曾子文還繼續道:“考慮到現在以及未來,我軍會大量的俘虜明軍,這個數字可能是好幾千甚至好幾萬,哪怕是從中挑選了少數人補充到主力部隊,但是剩下的數字依舊會非常多,而讓這些人全部充當苦力的話也不是辦法,勢必要加大守備營的規模,哪怕是戰鬥力弱一些,但是充當輔助戰鬥任務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駐守地方,維護補給運輸線等次要任務!”
“我軍主力部隊數量不多,刀尖應當用在最要緊的地方,不能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次要任務上!”
曾子文的這一番話,聽的在場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李軒也是略微沉思了後道:“守備營的擴充是必須的,現在的兩個守備營的確是和現有俘虜規模差太大,不好安排!”
“這樣,曾愛卿,你辛苦一些,現在做一個守備營擴張的方案來!”
曾子文當即道:“臣遵旨!”
隨後李軒又是道:“這些明軍俘虜習性不好,編入守備營不能讓他們保持老樣子,必須從嚴訓練!”
守備營在大唐新軍裡的地位一直都比較尷尬,因為武器裝備、以及兵員素質的問題,戰鬥力一直都不算高,戰鬥意志也比較弱。
好幾次大戰裡,守備營實際上都沒有比較出色的表現,充其量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如今要擴大守備營的規模了,總不能一直都這樣,哪怕是裝備冷兵器,那也得是一支真正的冷兵器部隊啊,不能和現在這樣,只是一支披著大唐新軍外皮的明軍,而且還是衛所兵。
雖然李軒也知道冰凍非一日之寒,要想改變這些明軍俘虜的習氣不容易,但是隻要心夠狠手夠辣,這些就不是什麼問題!
作戰不利?殺!
抗命不遵?殺!
全軍譁變?殺!
對於降軍,就必須用這麼強硬的手段來鞭策他們,要不然的話,得到的降軍只是一群廢物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明末時期,無數明軍投向了韃子,他們投誠韃子之前都是戰鬥力羸弱無比,然而投誠韃子之後,一個個都變的生猛無比,這裡頭到底是什麼遠緣故起到了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