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對於步兵還是騎兵而言,不管是古代軍隊還是現代軍隊,統一的指揮都是至關重要的,不然的話部隊就會陷入各自為戰,甚至是發生混亂的狀況。
現在的和這些明軍騎兵就是明顯缺乏統一的指揮!
這一千五百多騎亂哄哄的衝上來後,幾乎每一個股騎兵的選擇都有些不太一樣。
那些揮舞著長矛或者馬刀衝上去的明軍騎兵以為身後的戰友會跟上來和他們一起發起衝鋒。
而那些下馬步戰的騎兵以為其他人也會下馬,然後步步逼近那些偽唐賊軍。
那些直接在馬背上彎弓的騎兵以為其他騎兵也和他們一樣弓馬嫻熟,能夠做到精準的騎射。
結果呢,就是導致了裡面的明軍騎兵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至於有人的直接衝鋒,有的人下馬步戰,有的人騎在馬背上彎弓射箭。
這樣就造成了相當悲劇的結果:少量主動衝上來的明軍騎兵第一時間死在了第一步兵營的長矛之下!
那些下馬彎弓或者步戰的騎兵,有些被後方的戰友騎兵給衝散了,有些被偽唐賊軍的火槍兵給射殺了。
至於那些能夠玩騎射的騎兵,則是叫罵一聲戰友都是一群窩囊廢,然後拔轉把頭開始繞行!
不過這些騎兵也只是內圍的騎兵而已,而外圍更多的明軍騎兵其實並沒有真正靠近,因為明軍騎兵有一千多號人呢,怎麼可能一窩蜂的全部衝到第一步兵營跟前。
因此在外面的人看來,明軍的一千多騎兵已經是把第一步兵營給淹沒了,但是此時明軍的騎兵只能算是包圍了第一步兵營而已,而且還是圍了個水洩不通,但是雙方之間卻是間隔著二三十米的距離。
明軍騎兵就在這個距離展開著各種不一樣的戰術進攻,就和前面說的那樣,有的人想要衝上去,有的人下馬彎弓射箭,有的人則是在馬背上射箭,有的人想要繞過去,總之什麼樣的人都有。
而這,就造成了明軍騎兵更大的混亂!
各個軍官們發出的命令不盡相同,甚至是相互牴觸的!
內圍的明軍騎兵雖然圍住了大唐新軍第一步兵營,但是卻衝上去,更別提把第一步兵營的陣型給衝散了。
而外圍的明軍騎兵則是開始繞行,他們繞過了第一步兵營,然後奔向了不遠處的大唐新軍輜重團等部隊所組成的三個步兵方陣。
輜重團的部隊所組成的方陣,同樣也是四角方陣,只不過輜重部隊沒有太多的火槍兵,所以只能是靠長矛被動防守,開槍射擊的火槍兵並不多,更多的還是依賴弓箭手彎弓射箭。
但是即便是輜重團的火槍兵少一些,戰鬥力也弱一些,不過其三個步兵方陣和第一步兵營配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配合的步兵超級大方陣,而明軍的騎兵就在這些方陣之間來回穿梭。
嘗試著進行突破!
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些方陣的長矛足以讓任何一個明軍騎兵畏懼,而且馬匹也是生物,看著前面的長矛也會本能的停止腳步或者是繞行。
除非是騎士強迫著戰馬衝上去!
直接肉搏衝鋒並沒有發生,以至於明軍只能是下馬步戰,部分人舉著盾牌試圖靠近,有的人彎弓射箭。
也有的明軍騎兵在馬背上彎弓射箭!
不得不說,這些明軍的箭支也是給大唐新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他們自身的傷亡更大!
他們不敢衝上來,而是間隔著二三十米進行對射,而這種對射中,大唐新軍可是佔據了極大的上風的。
大唐新軍的火槍雖然射速不高,但是卻可以持續射擊,而且這個距離上命中率極高,更加重要的是威力極大,一槍打過去,往往都能擊中敵人,而且給敵軍造成致命傷亡,哪怕這些明軍身披重甲都一樣。
但是明軍的弓箭在這個距離上,給大唐新軍的傷害雖然也有,但是對於方陣的中堅,也就是那些重甲長矛手而言卻是傷害不大。
畢竟這些長矛手身披重甲,而且明軍的騎兵所用的弓箭,大多都是輕弓,那些騎功就不用說了,力道遠不如步弓,而即便是下馬作戰的騎兵拿出了步弓進行射箭,但是射出的箭支大多也是輕箭。
箭支也是分很多型別的,有專門破甲用的重箭,也有追求射程的輕箭以及其他諸多種類。
而重箭這東西,因為比較重,想要有射程和威力,對弓的力度要求比較高,一般都是需要強弓。
而強弓對弓手的要求也是比較高,體能不夠強悍弓箭手根本就拉不動!
這些明軍騎兵自然不可能是什麼強弓手,實際上他們甚至都不是專業的弓箭手,他們是騎兵,或者說是騎馬步兵,射箭可不是他們的強項。
對於這些騎兵而言,實際上下馬步戰才是他們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