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海軍和其他國家海軍根本不在一個位面上,你非要用數字去衡量的話,那麼可能是百倍甚至千倍,萬倍。
為啥?
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層次,沒有絲毫可比性!
大唐隨便開一條戰列艦出去。
就算是光捱打不還手,那些土著的風帆戰艦也拿這萬噸自己沒有絲毫的辦法,
所以如今大唐海軍追求的不是什麼數量上的變化,對土著海軍的優勢,而是絕對控制!
用海軍內部的口號就是,海軍的敵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土著海軍,而是陸軍那邊土鱉!
海軍如此牛逼,海上運輸自然也是牛逼的很,沿海運輸不存在任何問題。
所以,很多沿海地區,其實根本不會專門去搞個鐵路,直接用船隻運輸簡單便宜。
但是西南的幾個省份可沒有沿海,哪怕是廣西,其實也是沒有沿海的,因為這年頭的廉州屬於廣東管轄。
鐵路公司準備修一條從長沙起步,然後抵達貴陽,並繼續向西延伸的到昆明的西南鐵路。
同時還準備修一條川漢鐵路,基本上就是漢口往西,然後從宜章進入巴東,然後抵達重慶、成都等。
為了修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其實大唐鐵路總公司已經是花費了多年時間進行實地勘察,這路線選擇都是經過了反覆考慮的,並不是說林軒提出來讓他們拿出方案後,這才臨時搞的。
大唐帝國鐵路總公司,在過去的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各種勘測,各種各樣的鐵路線勘測都會有。
既然鐵路總公司已經是拿出方案來了。李軒自然不會拖延。
直接大筆一揮,就是批准了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的修築工作。
如此也是宣告著,大唐帝國鐵路總公司將會正式啟動這兩條施工難度極大的幹線鐵路。
讓大唐鐵路的建設進行了一個新階段。
過去的十多年來,其實大唐的鐵路建設雖然已經無比快速了,但是受限於這個年代的技術條件,再加上在本土修建鐵路,不可能和其他基建公司在海外領地修築港口、碼頭等設施一樣大量使用土著勞工,只能是使用帝國子民。
因此是不可能不考慮施工人員的性命,為了進度拿人命去堆的。
最近這些年,為了加快部分戰略鐵路的修建速度,尤其是中亞那邊的鐵路進度,甚至連軍方都是動員了諸多現役部分幫忙修築鐵路,其中好幾個二三線的部隊,如今都是快要變成專業的鐵路施工部隊了,修鐵路又快又好。
受到技術以及人員的限制,帝國的鐵路建設,在前面的十多年裡,除了幾條戰備鐵路,也就是西北、中亞鐵路、草原鐵路、東北鐵路外,其他的鐵路線建設大多都是遵循商業建設的路子。
在容易修鐵路的地方修,並且也會考慮鐵路的盈利前景。
哪怕是川漢鐵路也是如此,鐵路的勘測人員進行路線勘測後,其實鐵路總公司方面是有多個入川鐵路線路方案的,但是最後為什麼選擇了從漢口往西,然後入川的方案呢。
就是考慮到了這樣修的話,沿途連線的都是人口比較多,經濟比較好或者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同時也是考慮了建設的成本而綜合考慮的一個版本。
川漢鐵路如此,其他地方的鐵路建設,自然也就更多的考慮到了經濟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