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洲礦務公司,李軒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好壞。
就和美洲礦務公司的總經理王海濤自己說的一樣,美洲礦務擁有的礦產資源太多了,除了貴金屬礦產外,該公司還擁有已經探明儲量的美洲各種礦產的將近半數。
五大湖地區諸多儲量豐富的鐵礦和煤礦,大多都是處於該公司的掌控之下。
同時該公司還擁有美洲墨西哥灣地區的大片地區,那裡石油儲量極其豐厚。
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對美洲的影響將會極大。
一個搞不好估計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嗎,就算是王海濤不說,他也是準備將美洲礦務公司進行拆分了。
但是拆分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帝國本土方面對美洲資源的掌控力度,甚至是保持步調一致,因為就算是拆分,那也是國企部內部的拆分,是不會讓民營資本加入進來的。
這一次的煤炭會議結束後,基本上是確定下來了大唐帝國未來數年內的煤炭開發計劃。
核心就是大規模的採用機械裝置,用以降低成本的同時,大幅度增加產量,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加大市場的煤炭供應量。
以緩解目前市場上的煤炭緊缺,並導致的煤炭價格過高的情況。
大唐帝國的煤炭價值,這些年來一直在持續下降,但是價格整體而言依舊是比較高的。
這主要是大唐帝國對煤炭的需求量太大!
工業用煤龐大無比不說,交通用煤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每天無數各種型別的蒸汽機開動著,所需要消耗的煤炭數字是非常恐怖的。
此外,還有一個煤炭消耗大頭就是民間的生活用煤。
隨著蜂窩煤的出現,煤炭已經是成為了大唐子民的首選燃料,用來生活做飯燒水取暖等,如今大唐人的生活裡是離不開煤炭了,尤其是城市居民。
這每一天消耗的煤炭可都是天文數字。
因此過去這些年,雖然大唐帝國的煤炭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如今都是達到了每年三億噸的產量,但是對於龐大的帝國而言,依舊是不夠用。
畢竟帝國好幾億人口呢,又是建立起來了完善的工業體系,這煤炭消耗量是非常恐怖的。
這也是李軒特地召開煤炭會議的緣故,現有的煤炭產量還是不夠,遠遠不夠。
煤炭會議結束後,確定下來了三年內要把煤炭產量翻一番的的戰略目的後,李軒緊接著又是召開了鋼鐵會議。
和煤炭一樣,鋼鐵也是一個工業國家的基礎物資,影響重大。
在鋼鐵會議裡,江南鋼鐵公司等帝國重要的鋼鐵企業,也是齊齊推出了自己的擴產計劃,準備大幅度增加鋼鐵產能,以滿足帝國的龐大鋼鐵需求。
以往的時候,帝國對鋼鐵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國防領域,後來則是普通工業領域,現在,就算是民間裡的建築行業都是對鋼鐵需求極大了。
比如說當代城市裡的自來水管,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鋼鐵水管。
比如說這年頭的新式建築,都已經是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這種建築結構一開始只是極少數使用,現在隨著鋼鐵和水泥價格的下降,同時也是因為蒸汽液壓電梯的普及使用,如今大多城市建築,都已經是傾向於修建高樓大廈,這自然是少不了大量鋼材的使用。
大唐社會里對鋼鐵的需求,那是一天比一天的大。
因此增加鋼鐵產能和增加煤炭產能一樣重要。
而這兩大工業基礎物資的產能上來後,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滿足帝國的龐大市場需求,刺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也會帶來一個很重要的附加影響,那就是船隻的造價將會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更低的海運成本,將會是聯絡本土和海外領地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