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易康費了這麼大心思,才搶到上前線的機會,但是來之前,他是沒有想到過自己到了前線後,竟然會變成一個包工頭。
從工地巡視回來的應易康,看著自己從金陵城裡的老裁縫裡花了大價錢定製的軍服沾滿了灰塵,嘆了口氣也是顧不上往日的威儀了,直接坐了下來。
不是行軍作戰時他經常喜歡坐的彈藥箱,而是一張太師椅,就從不遠處的嘉峪關裡搬過來的。
帳篷裡還有二十多個人忙碌著,穿著軍裝的人和穿著便服的人混雜其中,不少人神情嚴肅的在圖紙上寫寫畫畫,但是他們寫的卻不是什麼作戰方案,而是施工方案。
不時還有傳令兵進進出出,但是傳遞的也不是作戰命令,而是施工命令。
眼前的這一切讓應易康感到陌生而無奈!
他堂堂帝國最年輕的陸軍少將,軍中最為矚目的年代將領,跑到西北來竟然當一個包工頭?
真他媽扯淡!
而他身邊的參謀長,也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他的參謀長也是老相識了,是比他大了幾屆的學長,陸軍准將範飛平,只見他癱坐了一會後,拿起來了茶杯喝了口茶,然後站起來走到了應易康面前道:“大人,這樣下去不行啊,太影響士氣了!”
“兄弟們千辛萬苦到前線來,想的可是上陣殺敵,而不是來修路的!”範飛平嘆了口氣後繼續道:“剛才已經有好幾個人來我這裡訴苦了,說想去前線和韃靼廝殺!”
應易康自己雖然也是有諸多不滿,但是對於屬下的諸多抱怨想法卻是感到皺眉:“下次再有人來抱怨,你讓他直接來找本官,西征大戰,處處都是前線,其他部隊前出是去打仗,但是我們在後方修築鐵路,為友軍部隊提供後勤補給同樣也是打仗。”
“為帝國效力,為聖天子效忠,豈能挑挑揀揀!”
應易康雖然有不滿和無奈,但是他卻是知道維護後勤線的重要性的。
這一次西征,重點就不是消滅多少韃靼人,實際上消滅多少韃靼人意義並不大,實際控制西域才是重點。
而要實際控制西域,就必須要有通暢的後勤補給線。
修鐵路,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實現的辦法。
所以第十四軍雖然未能上前線和韃靼人作戰,但是在後方修鐵路同樣也重要,甚至某種程度來說還更重要。
因為兩個前出的騎兵軍和第五軍,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為了攔截可能出現的韃靼騎兵,防止他們襲擊鐵路工地。
說白了,就是給第十四軍以及三萬普通工人當保鏢的。
上陣殺敵和修鐵路,同樣重要。
所以雖然心有不甘,但是應易康還是會堅定的執行上峰的命令:修鐵路!
只不過如今部隊的氣氛不太好,應易康還是準備做些什麼,所以想了想後道:“等傍晚收工了,召集各營各團主官開個會,要讓他們知道築路任務的重要性!”
當天傍晚後,各營營長和各團團長齊聚師指揮部營帳內,應易康親自主持會議,論述了築路任務的重要性,並且說這不僅僅是修路,而是一次作戰任務。
就和其他的作戰一樣!
如果說築路不重要的話,那麼以往的時候行軍作戰,為了趕時間或者運輸重型裝備,搶修橋樑、道路也不重要了?
不!
他們都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