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文要派人去增援三號渡口,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事發突然,之前一點都沒有察覺到三號渡口那邊有著大量偽唐賊軍,因此宋志文只是在三號渡口那邊派遣了四五百人用以駐防。
昨天夜裡,他都是被二號渡口那邊的動靜給吸引了,而等到了天色剛亮的時候,瀾江渡口這邊偽唐賊軍展開了大規模正面強攻,更是讓他認定,二號渡口那邊的偽唐賊軍只是虛張聲勢,瀾江渡口這邊才是偽唐賊軍的主攻方向。
為此,他還派人從二號渡口那邊抽調了五百人兵力回防瀾江渡口。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直平靜無比,昨天夜裡還擊潰了一次偽唐賊軍兩百人進攻的三號渡口,突然就出現了將近兩千人的偽唐賊軍。
這種情況的發生,幾乎就是斷定了三號渡口那邊才是偽唐賊軍的主要渡江方向,不管是二號渡口的虛張聲勢還是瀾江渡口這邊的正面進攻,都只是為了掩護三號渡口那邊的行動而已。
該怎麼辦?
單單依靠三號渡口那邊的五百兵力,是不太可能擋得住兩千偽唐賊軍的。
甚至有可能現在那五百兵力已經是被偽唐賊軍擊潰了,這種情況下,自己要派兵去三號渡口嗎?還來得及嗎?
三號渡口距離瀾江渡口差不多十里地,這十里地如果只是快馬的話,頂多就是兩刻鐘的路程而已,如果是普通人行走,走的稍微快一點,也就是半個時辰的事。
然而大軍行軍,哪怕是輕裝急行軍也得一個時辰以上!
如果需要準備的更充分,路上謹慎一些,耗時兩個時辰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
這一兩個時辰過去後,估計三號渡口那邊的偽唐賊軍已經是盡數登陸了,這種情況下派去的兵力少了,根本就打不過,只能是白白徒增傷亡,派的多了,這瀾江渡口還要不要守了?
要知道瀾江渡口這邊也在爆發著戰鬥呢,雖然說大唐新軍的正面進攻為了控制傷亡,進攻強度並不大,但是明軍如果說敢抽調兩三千人走,只剩下一千多人的話,李軒二話不說立即就會全力展開強攻。
至於現在抽調二號渡口那邊的部隊回來,那就更不靠譜了,雖然可以這麼做,但是等二號渡口的部隊回來,恐怕偽唐賊軍的主力就已經殺到己方的背後來了。
如今的宋志文,可以說是面臨著上一次瀾江戰役之中李軒所面臨的麻煩。
當時的明軍分三路進攻,李軒也是因為兵力不足從而感到無力,最後還是咬著牙派遣了八百主力到二號渡口。
幸運的是,當時郝柏年沒有讓他失望,率領八百主力擊潰了兩千五百明軍募兵主力,從而確保了第二次瀾江戰役的勝利。
但是如今,宋志文可沒有和李軒一樣,有信心派出幾百人就擋得住偽唐賊軍的近兩千主力。
自家部隊是什麼貨色他可是非常清楚的,衛所兵戰力羸弱,青壯更是隻能壯聲勢,他們依託瀾江渡口這邊的防禦工事還能打一打,真要拉到野外去和偽唐賊軍進行決戰,會死的很慘的。
這兵不能派,派了就是送死!
但是如果不派兵的話,固守瀾江渡口也是等死啊,等到偽唐賊軍主力繞到自己的背後之後,自己還是會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想了一圈後,宋志文深吸了一口氣,當即傳令道:“走,我們立即退回興泉府城!”
派兵攔截偽唐賊軍是不可行的,固守瀾江渡口同樣也是不可行的,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撤退,帶著殘餘兵力退回興泉府城,最後依託興泉府城的城牆來抵抗偽唐賊軍的攻勢。
儘管這樣就等於把瀾江天塹放棄,等偽唐賊軍度過瀾江之後,興泉府東部的地方也會落入偽唐賊軍之手,但是放棄瀾江固守興泉,已經成為了他宋志文唯一的選擇。
聽到宋志文的命令下,那些明軍將領們沒有露出意外之類的表情,也沒有人勸宋志文繼續死守瀾江渡口這邊的話,反而是齊齊鬆了一口氣。
這和偽唐賊軍打了幾仗之後,他們可已經是深刻的認識到了偽唐賊軍的可怕之處。
那些偽唐賊軍,絕對不是他們現有的這些衛所兵和青壯能夠抵抗的了。
如果不想死,唯一的辦法自然就是撤退了。
等退回了興泉府城,憑藉興泉府的堅固城牆,守住的機會就會大很多,等到省城裡的巡撫大人率領大人來到興泉府的時候,在朝廷數萬乃至更多大軍的碾壓下,偽唐賊軍自然就會灰飛煙滅。
明軍撤退了,而且撤退的相當乾脆,宋志文的命令剛傳達下去,宋志文自己就已經是先帶著五百親衛先撤退了,後續的明軍將領們也是顧不上和偽唐賊軍交戰了,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後的朝後逃跑。
河對岸的李軒雖然隔著幾百米,但是依舊是一眼就看到了河對岸明軍的異樣!
“明軍撤退了?難道郝柏年他已經率軍到了明軍的背後?”李軒可沒有預料到,郝柏年還沒率軍繞到明軍後背呢,這些明軍就已經是開始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