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如凌花時所說,哪怕是一個孩童都能完成,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會令他卡在第一步?
初次嘗試的失敗令人困惑,但好在神識尚還穩定。
混沌墟境中的世界也沒有因這次失敗出現什麼意料之外的狀況,可以感覺到,只要神識還能在這方空間安穩存在,這方空間便不會崩塌。
這大概正是墟境的穩定性和神識強度掛鉤的原因。
風囂深覺不能著急,開始放空自己,舒緩一下神經,也藉此捋一捋思路。
在宙合界的理論中,其實最頂尖的武師也無法說清楚“墟境”到底是什麼,他們的歷史裡並沒有寫明是誰第一個成功開啟了墟境並把方法傳授給他人。
武師中的大多數相信墟境是建造者的心念對映,是被憑空創造出來的。
也有少部分武師認為墟境是真實世界的一角,堅信黑璋玉信以上的墟境就是某一方天外世界,所謂的“構建墟境”,不過找到了連結宙合和那方世界的通道。
反駁的人也振振有詞,若墟境是天外世界,為何空無一人?
不過,在風囂看來,真理也許真的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畢竟,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本該是宙合界人眼中的“天外來客”。
風囂腦中赫然閃過一個設想。
或者,是構建墟境的順序錯了!
楚先生對墟境的要求是至少能讓雷、火兩種屬性元氣共存,而凌花時的提醒讓風囂覺得四屬性共存也可一試。
至進入混沌墟境之前,風囂對自己要構建一個怎樣的墟境已有細心琢磨過。
四屬性元氣他盡數體驗過了,其中風、水、火三種元氣的產生環境,完全可以分別參照鑑湖森林、北冥海、東蕪沙漠來構建,比較麻煩的只有雷元氣。
浮川壁下的溶洞雖能產生雷元氣,但極為稀薄,斷然無法作為參考。
他去過的雷元氣濃厚的地域只有“九重天”,可九重天本身也是一處墟境,構建它的人心思機妙,那裡雷元氣應與妖域有關,而他沒去過妖域。
在不知其中核心的情況下,只參照九重天的樣子去構建墟境,恐怕只能得到一個空殼。
為此風囂實實在在苦惱了一番,直到他記起,還未到宙合界之時,自己也曾是個極限運動愛好者。
雷元氣通常在生存條件惡劣的環境產生,他去過最險峻的地方當屬那個世界的拉雅雪山。
拉雅雪山加上在九重天遇到過的懸石藤、白尾狼、妙天蠶……再添些書上看過的妖域可能出現的動植物,絕對能滿足雷元氣的產生條件。
四塊極端環境的地域有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將它們合理拼在一起。
在風囂的想象中,首先得有一個類太陽系。
四塊地域共存與同一星體,森林和大海在星體中部交錯分佈,雪山與沙漠分處於星體兩極,星體與太陽之間同樣存在自轉與公轉,只是星體執行的方式和角度與他原本的世界有所不同。
應是一頭終年日長夜短如炎夏,另一頭與之相反如凜冬,中部則氣候宜人有暖春涼秋,可謂之“四時境”。
風囂覺得自己對四時境的構想已然完備,所以才會執著地希望“先要有光”。
但也許,順序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