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元13年五月初六,太祖高皇帝冊沐玄為滇國公,授滇節度使,世鎮滇緬,協和人族、木精靈之誼。公族恪忠盡職,夙夜匪懈,終使滇緬之地,族釁本劇者,漸化昇和,民物蕃阜,蔚為盛焉。”——————————————————《帝國編年史》
晨霧未散,宮道上的露水打溼了戰靴。趙泰按住白戩的肩膀,壓低聲音道:
“記住三件事:第一,按我教你的應答,別節外生枝;第二,濟安侯是齊王叔父,一直覬覦王位,若非我趙家十萬青州軍坐鎮,他早動手了;第三——“
遠處傳來環佩聲響,趙泰眼神一凜,將後半句話嚥了回去。待那隊侍衛走遠,他才繼續道:
“朝中大半都是濟安侯的人,你每句話都可能被拿來做文章。記住,多看,多聽,少開口。“
白戩剛要點頭,趙泰又補上一句:“你那杆熾霆槍的脾氣收著點,朝堂上見血,可不是戰場那般簡單。“
宮門處的執戟郎已開始唱名,趙泰最後整了整白戩的衣冠:“走吧,今日你只需做個木偶,線在我手裡牽著。“
朝堂之上,白戩的出現如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陣陣漣漪。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陌生的年輕將領身上。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唯有濟安侯神色自若,彷彿早已料到這一切。
齊王慵懶地倚在龍椅上,漫不經心地揮了揮手:“諸位愛卿,這位白愛卿是孤昨日冊封的虎狼將軍。此次出征漠南,他立下赫赫戰功。孤向來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還望諸位多多照拂。“
話音未落,一位鬚髮花白的老臣便出列奏道:“老臣斗膽進言!“正是戶部尚書呂闕克,濟安侯的親家。“此人僅參與一場戰役,從軍不過兩月,就獲如此封賞,實在有違祖制禮法!“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際,濟安侯不緊不慢地站了出來:“臣以為,呂尚書此言差矣。“他的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如今天下動盪,諸侯虎視眈眈。臣仔細研讀過白將軍的戰報,確實是難得的少年英才。“濟安侯面帶微笑,目光卻深不可測,“想當年軒轅太祖天策,不也是破格提拔無名步卒李起為將?後來李起成為一代兵聖,為帝國立下不世之功。殿下此舉,正是效仿先賢啊。“
呂闕克聞言,立即躬身退下,不再多言。這出雙簧演得天衣無縫,讓白戩看得一頭霧水。
“本初兄,“白戩壓低聲音問道,“他們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趙泰目光陰沉,嘴唇微動:“濟安侯這是在以退為進。我們剛立軍功,風頭正盛,他這是要先穩住我們。“他不動聲色地掃視四周,“小心些,現在我們在明,他們在暗。“
整個朝堂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濟安侯的微笑背後,不知藏著怎樣的算計。
朝堂上的氣氛突然凝重起來。徐州侯張旭的出列讓文武百官都為之一靜,這位年輕的金丹修士向來以敏銳著稱。
“啟稟殿下,“張旭的聲音清朗有力,在殿內迴盪,“近日臣在徐州邊境發現多批精靈族商隊入境,人數遠超往年。“他頓了頓,眉宇間閃過一絲憂慮,“更可疑的是,這些精靈都佩戴著雙頭鷹花紋章——正是西洲鷹徽貴族的標記。“
齊王慵懶地打了個哈欠,龍袍上的金線在晨光中閃爍:“張愛卿未免太過謹慎了。我齊國有天下無敵的青州軍坐鎮,更有愛卿這樣的金丹修士...“他漫不經心地瞥了一眼白戩,“如今又添了白將軍這樣的虎將,何懼區區精靈?“
濟安侯突然輕笑一聲:“殿下聖明。不過...“他意味深長地看向張旭,“徐州侯既然特意提起,想必有所發現?“
張旭神色凝重:“臣昨夜收到密報,這些精靈在暗中測繪我齊國地形。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壓低聲音,“有人在邊境發現了精靈祭祀用的月刃碎片。“
朝堂上一片譁然。白戩注意到趙泰的手指已經按在了劍柄上,而濟安侯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
“夠了!“齊王突然拍案而起,玉扳指在龍案上敲出清脆聲響,“張愛卿,你是在質疑孤的決策嗎?“他冷笑一聲,“退一萬步說,就算西洲真敢來犯,難道我齊國二十萬雄師還擋不住幾個長耳朵的異族?“
張旭還想再說什麼,卻被一旁的太傅暗中拉住衣袖。
“還有本奏嗎?“齊王環視群臣,見無人應答,便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退朝!“
走出大殿時,白戩聽見趙泰低聲咒罵:“蠢貨!精靈的月刃祭祀從來都是戰前儀式...“他陰沉地望向濟安侯遠去的背影,“這事沒那麼簡單。“
退朝後,白戩與趙泰在宮門外攔住了正要離去的徐州侯張旭。
“末將參見徐州侯。“趙泰抱拳行禮,玄鐵護腕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白戩也連忙跟著行禮,動作略顯生疏卻透著真誠。
張旭轉身,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展顏笑道:“兩位將軍不必多禮。“他抬手虛扶,金丹修士特有的靈力波動在三人之間流轉。這位年輕的侯爺對眼前二人頗有好感——趙泰是齊國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而白戩在漠南一戰展現的實力,雖然沒有修為,但是實戰能力恐怕已接近先天期巔峰。
趙泰環顧四周,壓低聲音道:“侯爺方才在殿上所言的精靈異動,末將深以為然。“他眉頭緊鎖,指節不自覺地敲擊著劍柄,“此事恐怕另有蹊蹺。“
白戩也上前一步,低聲道:“末將雖初入朝堂,但也覺得精靈此番來意不善。《南海之約》簽訂不過四年,他們怎會甘心止步於此?“
張旭聞言,眼中精光一閃。他示意二人隨他走到一處僻靜的迴廊,確認四下無人後,才嘆息道:“本侯何嘗不知其中蹊蹺?只是殿下...“他搖了搖頭,語氣中透著無奈,“如今朝中濟安侯勢大,殿下又...“
話未說完,遠處傳來侍衛的腳步聲。張旭立即收聲,從袖中取出一枚玉簡塞給趙泰:“三日後子時,徐州驛館。“說完,他整了整衣冠,又恢復了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大步離去。
東泰侯府內,趙泰急匆匆地穿過迴廊,連侍衛的行禮都顧不上回應。
“父親!父親!“他一把推開書房的門,帶起的風掀動了案几上的兵書。
趙國昌正倚在太師椅上,捧著本泛黃的《軒轅兵法》看得入神,聞言頭也不抬:“本初,你都當將軍的人了,還這麼毛毛躁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