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賭 (第1/2頁)

推薦閱讀:

葛少華走過來問:“王小郎,考得如何?”

宋朝稱喟與唐朝差不多,頂多父親從奇怪的耶耶變成了爹爹。

一般人稱喟多是姓加幾郎,幾郎君,或者姓加幾娘子,如果女子歲數很小,加上一個小字,如趙四小娘子,王娩便是王二小娘子。

但士子之間多稱字。

王巨沒有到加冠之年,只好繼續稱呼王小郎了。

“子深兄,還行吧。你呢?”

“我恐怕這屆不中了。”葛少華說道。不過讓王巨佩服的此人心態很好,可能年長一點吧,雖然其家只是四等戶,可是在八人當中,他卻是很有見識的人。

“無妨,下次再來吧。”

“不來了,我打算回去開一個私塾度日,不能再這樣廝胡學下去,連帶著妻兒都隨我吃了不少苦頭。”

“子深兄當真有大智慧也。”王巨敬佩地說。

這才是真理。

有的書呆子為了自己學習,使一家人都下了海去。但學來學去,有幾個人能出人投地。

佛家也在說放下,這個放下攤到自己頭上,有幾個人又能做下放下?

“王小郎才是大智慧,說不定這次延州將會創造一個奇蹟。”

“延州也能創造奇蹟?太陽莫不成要多西邊升起?”邊上一個學子不屑地說。

“你小視了延州人吧。”葛少華慍怒道。延州教育是落後,如往屆他不敢說,但這一屆還真有些底氣。

“小視,要麼這樣,我乃越州範擎範得安,如果你們延州中貢士的人數越過我們越州的人數,我會請你們去樊樓大宴一場。如果你們延州不及我們越州,你只要向我們吼一句,我們延州無人如何?”

“這不公平,你們越州有多少舉子名額,我們延州又有多少舉子名額?”

“那這樣,我們只比一個人,那就是最高的名次如何?”

葛少華看著王巨。

王巨實際想走的,未來得及。

這個比試似乎很公平,咱們就比成績最好的一個人。

但一點兒也不公平。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舉子的數量與質量。

有宋一朝,進士數量最多的有三大地區,一是東南地區,蘇常杭越這一帶,一是福建地區,建州福州泉州一帶,一是江西地區,洪州吉州這一帶。

之所以如此,乃是經濟。

富則練武,窮則習文在宋朝是不對的,書貴,筆墨紙硯貴,當真寒門子弟容易得中?看看宋朝有多少寒門子弟,又出了多少進士?唐朝的更糟糕,幾十個頂尖的家族幾乎佔據了大半進士名額。

蘇杭地區之富裕不用說了,魚米之鄉,百姓比較溫順,這一條極其重要,只有溫順了才易於治理,才易於發展工商業,古代的愚民政策雖可恨,但不是沒有道理的。並且它還有臨海之便。正好江東圩,太湖圍又開始興起,因此越往後,這裡經濟越發達。

江南西路也不用提了,在五代十國它是經濟與文化最頂尖的地區。

福建最苦,九山半水半田,而且人煙稠密,所以百姓自發地實行了殘忍的“計劃生育”。不過與夔峽地區不同,它幸運的有一條,面臨大海,因此為了生存,百姓自己兒尋找活路,或出海到海外定居,或者行商。正是因為這一點,泉州不及廣州與杭州,但卻是宋朝最大的港口,同樣臨海地區經濟發達。

經濟發達了,就有許多人家藏書,或者建設私塾,或者興州縣學。

就象歐陽修,如果吉州永豐城南李家不藏有大量書籍,他如何打下堅實的學業基礎?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