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旅(上) (第1/3頁)

推薦閱讀:

“李公這是將我們帶到哪兒去啊?”一名長著絡腮鬍子的指使不滿地說。

西夏的前鋒軍隊已迅速進入到各條前線,但因為得到王巨指示,環慶路各地軍隊多集結到前線,所以西夏也沒有發起試探性的進攻,而等候後方的大部隊到來。

雖然可能會給宋朝一些準備,但這個時間會很快的,頂多四五天,環慶路已經反應不過來了。

只是暫時的,前方無戰事。

不過敵人一批批的來,天知道西夏人什麼時候就發起進攻?

然而現在李復圭卻不顧前方安危,讓各個指使以上的將領,離開各個堡砦,回到慶州商議軍情。

那就到慶州吧,可到了慶州,又被李復圭派人帶出了城,踏過結冰的馬嶺水,來到馬嶺山的一個偏僻的山窩裡。

這不是擋誤事嗎?

“彭指使,勿要抱怨。”姚兕說道。

“姚將軍,我豈敢抱怨。”姓彭的指使怨懟地說道。

在宋朝武將不值錢的,文官要殺就殺。就象李復圭,對於幾名敗將,要殺就殺,要放就放。

但朝堂上的文臣頂多只說李復圭不當生邊事,誰說他殺錯了?

“彭指使,不要抱怨,今天你會看到一個大好的訊息。”姚兕說。

“什麼訊息?”

“馬上便知道了。”

一行人進了山窩,這個山窩很偏,並且四周多是懸崖峭壁。不過在進山窩的時候,大家還發現到一點不對勁的地方,窩口與四面峰頂上皆有許多士兵在巡邏。

進了山窩。更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山窩裡已經有了許多人。

“明公果然懂軍事。”小姚心想。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一個常敗的將軍,往往不知彼。反過來會讓人知己。一個百戰百姓的將軍,卻會知彼,又不會讓敵人知己。

為什麼慶曆三大戰役皆失敗了,有各種原因,不過總的來看,就象一個傻子一樣被敵人牽著跑。那會象王巨這樣?馬上就要“冒泡”了,敵人還繼續蒙在谷裡。

也不是姚麟想的那麼神,如果不是章楶的建議,王巨早就公開與李復圭交接了。

現在卻一直在保密中,包括這些重將。知道王巨已經來到慶州的人,也不過只有十來人。

“李公,還要麻煩你一下。”王巨站在一個土坡的幾株松樹下說道。

李復圭有些不悅。

“說。”

“麻煩李公臨離開慶州時,再去一趟大順城,高調地去大順城巡查。”

“說一說理由,”李復圭更不悅了。

王巨來交接,李復圭巴不得,他雖自負。那可是三十萬敵人哪,他那有這個膽子應敵哉?

不過王巨鬼鬼祟祟,一拖了很多天不來。卻在三原搖控著指揮自己。後來來了,又不出面,更不交接,繼續遙控指揮自己。那就忍著吧,至少要自己對付三十萬西夏大軍強吧。不過李復圭心中必然不大開心。現在王巨這個要求更無理了。西夏後路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源源不斷而來。顯然大戰即將爆發。

自己去大順城。再回慶州,戰爭豈不是爆發了?到時候自己走還是不走?

“李公。這是我寫的疏折,即將派使者用快腳遞送給官家。”王巨從袖中掏出一篇奏摺。遞給李復圭看。

前面寫了慶州的形勢。

包括替李復圭的辨解。

雖然鬧訛堡之戰確實是敗了,可從戰略上卻是對宋朝有利的。戰略比戰役更重要。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元昊與吐蕃開戰,屢戰屢敗,那麼結果是不是西夏衰敗了。錯,而是吐蕃衰敗了。雖然數次大敗,讓西夏人損失慘重,但也達到了李元昊的戰略意義。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