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度,你立即放出一個風聲,”問到這裡,王巨大約明白了事情經過。可能這個大和尚以前做了什麼事,被人察覺了,這個人包括那個對自己行刺的道士。然後這個道士找到沙寧,用這件事脅迫沙寧去做一件事。沙寧不答應,他又瞭解這個道士,知道這個道士危險,於是呢,給了一些錢,又對女兒有所交待,最後自殺。
也未必是自殺,這要到現場確認一下。
王巨將趙度喊到一邊悄聲說道:“你就說某些鄉紳找到了那個欲行兇我的道士,想蠱惑他再次向我行兇,這個道士怕自己力量不足,又去威脅沙寧,利用沙寧在民間的威望,來協助他,以便更能成功的殺害我,那麼一能得到西夏的賞錢,二能得到這些鄉紳的賞錢。”
這個說法有點漏洞百出。
可能沙寧在民間是有點威望吧,但他是佛教界的人物,佛教本來就不是攻擊性很強的西方宗教。
刺殺王巨,沙寧會能產生什麼幫助?況且王巨馬上也要搬到三原去,離雲陽更遠。
但這本來就是一個迷信時代,只要傳言出去,自會有百姓給出千奇百怪的解釋。
“子安,不錯,這個機會倒是可以利用。”
王巨最後一個人不殺,不知跌破了多少人眼鏡。
然而黃良、陶青都有些不大讚成。
實際這也是一種中庸調節之術,秦朝律法酷烈,劉邦僅約法三章,由得天。到了東漢律法松馳,諸葛亮重新拾起法家,用法森嚴。而蜀境更安。
宋朝也是如此,到了宋仁宗後,律法越來越寬。這不一定是好事。所以王巨卡嚓了幾個腦袋後,將諸鄉紳們一起震住。原來是一個好機會。比如李員外不當殺嗎?那兩個訟師不當殺嗎?殺了,後面的就好處理了。沒殺,後面的鄉紳們又觀望了。
不過王巨說了朝堂。
兩人不再堅持了。
但新的問題來臨,你王巨狠,我們得罪不起,然後我們一不派人散佈謠傳,攻擊你,二不去燒縣衙。就這到軟磨著,你又拿我們有什麼辦法?
總之,在這時代,沾到地,就會讓官員感到苦逼。
王巨也在尋找契機,所以契機來了,他立即利用。只要風聲傳出去,也就意味著王巨那把屠刀還舉著,還未放下。
趙度心領神會。
“小娘子,我們去振錫寺。”王巨說道。
小姑娘騎上毛驢。抽泣著騎著毛驢跟在王巨後面,奔向振錫寺。
“冒昧地問一句,小娘子。你叫什麼名字?”
“馬瑤瑤。”
“馬瑤瑤……想不想替你父親報仇。”
“想。”
“敢不敢為你父親做一件冒險的事?”
“敢。”
“很不錯,”王巨道,但沒有說讓她做什麼冒險的事。
“二長子,你立即先去雲陽縣,將事情經過對毛知縣稟報。”
“明公……”
“馬小娘子,你可能還沒有弄明白,我的權利是渠工,只要涉及到修渠,不論鄭白渠數縣。甚至長安京城那邊,我都能插手。但這個案子,我卻無權插手的。只能說參與一下。主斷兇案的,還是知縣之職。你明白嗎?”
“明公能參與是嗎?”
“參與都不能說,只能說是協助。”
陸平在邊上低聲問了一句:“如果那人抓不住,怎麼辦?這個小娘子就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