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也屬於關中的邊緣了,不象延州,十幾個鄉紳都穿著綾羅綢緞,衣著十分精美。
看到侯可與王巨進來,一起施禮:“草民見過王大使,侯知縣。”
“不必多禮,”王巨揮了一下手,兩人坐下,侯可自覺,沒有說話。
可能王巨很愛民吧,也能吃苦。
但百姓只看到王巨的一面,還有一面百姓是沒有看到的。
這一面當中也有一些優點,比如能聽從大家的意見,不驕傲。
有妙思。
智慧驚人,至少他所認識的二十歲青年當中,無一人能及,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不過在這個年齡能與王巨相比的,即便是這個天下,也不會很多。
做事果斷。
但有一個很壞的毛病,那就是極度好勝,那怕他臉上時常掛著溫和的笑容,可那種好勝還是無法隱飾,掌控慾望十分強烈。所以脾氣好的楊蟠都無法忍受。
侯可想一想,還是算了,自己只是協助之職,何必與王巨爭?
不過還好,王巨也只管本職內的事,同樣不插手涇陽本縣事務。
“說說吧,你們來要見我們,有何事?”
一個紳士站了出來,說道:“王大使外父姓李吧,老朽僥倖碰巧也姓李。”
“你是什麼意思,你家閨女有這麼好命嗎?”李萬元不樂意了。
“二哥,你回去吧,這裡是縣衙。”王巨說道。自己是官,但李萬元不是,不要小看了涇陽,這裡同樣有一些望門。有一些紳士有著小背景。
然後王巨又繼續說:“那個關係的什麼,姓什麼,就不要再說了。無論姓王姓李,在我心中一樣。你們直接說正事吧。”
“是這樣的。河渠動工,我們十幾家的耕地都受了一些損失。”
“李員外,你意思讓朝廷賠償你們的損失?”
“不敢,不敢,河渠修好了,對大家都有好處,老朽豈敢提出無禮的要求?這幾年損失……”
“不要說得難聽,渠工是分成三步的。會造成一些耕地無法農耕生產,但頂多不過一年時光,什麼幾年哪。”
“是,是,不過許多地被淹沒了,那就不是一年了。”
“李員外,這個你放心,凡是受損的耕地,朝廷一律會補償,一旦河渠竣工。許多荒田將會變成良田,也足以補償各位。”
“但是老朽聽說了大使頒發了露布公文,說自現在起。任何人開墾出來的新田,朝廷都不會承認。”
“是有這回事,國家財政睏乏,陝西百姓同樣過著貧困的生活,因此朝廷會用新得的耕田,以用工換田的方式,安置貧困百姓,安置部分保捷軍士與廂兵。”
“可老朽卻看到許多主戶卻乘機大肆開墾,為何官府不派人丈量。也不派人阻止?”
“他們開墾是他們的,那怕他們將整個陝西開墾出來。朝廷也不會承認,這個就不用你們操心了。秋後小鄭泉這一段新渠大約能建設完畢,本官會親自帶人處理此事。到時候會給你們,會給所有參加勞動的百姓兵士,也會給朝廷一個公正的說法。天色不早,本官很累,很想休息,你們回去吧。”
但李員外等人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