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剛才為何不助我?”蔣之奇走出來,急了。
“潁叔,不是某不助你,難道你還看不出來嗎?”
“我看出來了,陛下庇護那小子。”
“不是陛下庇護那小子,是韓公庇護鄭白渠。”
“彭公,能不能說詳細一點?”蔣之奇有點糊塗,據他所知,王巨與韓琦談不上什麼恩怨愛仇,但王巨絕對不是韓琦的人。
“先帝登基數載,一半時光困於災害,一半時光又困於濮儀之爭,群臣無心管理國政,導致財政空虛。韓公有失也。陛下登基察覺,能否高興?因此鄭白渠便是韓公的救命藥。”
這個蔣之奇能理解。
鄭白渠就是韓琦發動的,如果成功了,不是救命藥,但能讓他緩和一下,多少也有了一些政績。
“那小子奏子先到中書,中書遞給陛下,陛下再召韓公,韓公如何說?”
這真讓彭思永說對了。
接到奏摺後,趙頊將韓琦召來詢問,韓琦也做了一些解釋。簡單的一個比喻,陝西路面積有多大?宋朝建國後乃是宋朝最好的地區。但現在還不及福建路人口多。困於西夏,百姓生活艱難。
本來各種勞役兵役差役多如牛毛,現在將這麼多百姓抽出來修渠。但這幾名胥吏不但貪肉,還貪糧食,連飯都吃不飽,如果有人登高一呼,以現在鄭白渠那種亂,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這時用重典是對的。
趙頊點了點頭。
而且不就殺了幾個蛀蟲嗎,這些蛀蟲殺得越多越好。
並且王巨也交待了那個換田的內幕,對此韓琦不表態的,因為弄不好就是天大的麻煩。但也不能反對,隱田事小。渠還沒有修呢,田佔完了,如何了得。
所以蔣之奇彈劾根本就不會起作用。
“我不明白。現在陛下不是對韓公反……”
“三白渠上意見是一致的,看來我們都錯了。三白渠只要在修,不要說殺了六人,就是殺了六十人,估計彈劾都不會起作用。”
“然而現在我……”蔣之奇苦逼地皺著臉。
現在很好了,他整個都掉到坑裡了,估計馬上所有京官都知道陛下對自己不喜。
“再等等機會吧。”
機會便來了。
歐陽修第一個妻子乃是名臣胥偃的女兒,但胥氏在十七歲生產時,可能因為早產之故。染病而去,留下的孩子也因為不健康五年後去世。
所以王巨將婚事往後推。
這時代早婚早產,實際真的很危險。
那麼再娶吧,又娶了名臣楊大雅的女兒,據說這個楊氏十分美豔,但不知什麼原因,第二年又死了。於是又繼弦了第三妻,這第三個妻子父親來頭更大,宰相薛奎,薛奎一共五個女兒。第一個女兒嫁的人默默無聞,張奇。於是薛奎將次女嫁給狀元王拱辰,三女嫁給歐陽修。不過次女也早夭了。王拱辰便娶了薛奎第四個女兒。薛奎的第五個女兒也早夭了。因此歐陽修的連襟是張奇,王拱辰。
但這個薛家可不是薛奎一個人做官,那是是河東八大望門之一。
薛奎有一個侄子,書面語就是歐陽修妻之從弟,名叫薛良孺,舉官被劾。
舉官便是宋真宗發明的制度,上級官員必須向朝廷推薦能幹的官員,以便朝廷發現人才,但不能推薦不好的官員。否則舉主要被問責,甚至連坐處罰。
發展到後面。舉主問責沒有了,卻成了官員構建關係網的好法門。
但有的制度還在。若是此人不好,別人可以彈劾,那麼舉主的推薦官員便不能任用。大約薛良孺犯了一些錯誤吧。可今年趙曙駕崩,趙頊即位,因此這些小錯誤全部要赦免的。薛良孺便央請歐陽修,希望歐陽修替其赦免,不然以後升不了官的。
若是在去年,那是一句話,但這時候求,歐陽修自身都難保了,那敢答應,因此說:“不可以臣之故而徼倖,乞特不原。”
不但沒有赦免他的過錯,反而將薛良孺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