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立即叫來親衛,向下面傳達一道命令,也不算是命令,只是一條動援士氣的口令。
“明公有令,此戰過後,除朝廷獎勵外,還會從蔗糖作坊、燒酒作坊、竹紙作坊,陸續分六年時間拿出兩百萬貫做為額外獎勵或撫卹。”
這個獎勵只讓高敏在萌門三岔說過一次,那一天在慘戰之前必須激勵三軍,否則那一天堅持不下來。
這三樣物事太有名氣了,而且王巨在華池縣就做過類似的舉動,透過各種手段賺來錢,然後用商賈捐助的名義,購買戰馬,置辦器甲,改善伙食,還有獎勵與撫卹。
大夥兒不會算賬,只知道是兩百萬貫,不由傳出一陣陣歡呼。
接著傳令兵又陸續傳出第二道命令:“諸位,只要你們打敗敵人,趁勝佔領鹽州,那麼明公會從鹽州運回大量青鹽,這些青鹽所得最少會是一百五十萬貫,多者能達到三四百萬貫,它們同樣也全部用來做為你們的額外獎勵與撫卹。”
“哦哦哦,”三軍傳出更大的歡呼聲。
“明公還有令,除戰馬外,餘下所得,一半同樣還做為獎勵與撫卹。”
這個就太多了,包括軍中的戰利品,其實馬也只是指好馬,一些傷馬賣成民用的,同樣會抽出來獎勵給士兵了。至於器甲,有的器甲得保留的,比如上好的夏國劍,西夏弩,西夏冷鍛鎧,不過這個不多。大多數要回爐改造,普通的桑木弓會發放給蕃部強人與壯馬,以及後方的義勇兵,減輕這些義勇的負擔。
不過還有很多能發放給各個將士,比如皮甲。實際就是皮襖子,還有衣服,帳蓬。等等。
糧草做為士兵伙食了,不過許多牲畜車輛。戰後運完青鹽,要陸續便賣出去的,這些又可以做為獎勵與撫卹了。
若是攻破鹽州,又會得到大量財富,況且沿途一些堡砦同樣有一些富翁,對他們就不客氣了。
另外還有一筆巨大的收入,那就是戰俘。
但不是所有收入一起給予獎勵撫卹的,特別戰後重建家園。那就要花費一筆不菲的錢帛。不過這次若是連連大捷,戰利品同樣也會收穫巨大,就是抽出一半,這個數額也不會少。
只是這筆財富不大好計算,但大家心知肚明,別的不說吧,就是這些戰俘得賣多少錢哪。
現在王鉅公開表態了,至少戰俘這筆錢是逃不掉吧。
這樣一算,三軍上下一起叫得更痛快了。這就是章楶上午便與這些私商洽談的原因。加官進爵終是少數人,發財才是真的。
並且王巨信譽一向不錯。以前還做過類似的壯舉,大家也相信。
三條獎勵令傳達下去,幾萬大軍就象打了雞血一般興奮。
實際有的人也有點累了。但在這一刻,幾乎勞累眨眼間就消失得乾乾淨淨,有人大喝道:“鹽州,鹽州!”
王君萬騎在馬上問:“明公,真給那麼多錢哪?”
王巨點點頭,實際未來幾年,王巨自己也需要用很多錢,但在六年內,從三大作坊抽出兩百萬貫。應當不算太吃力。反正這個錢,自己也不想要。隨著官職提升,僅是薪酬保障自己用度綽綽有餘了。往東挪也是挪,往西挪也是挪。這不是國家的錢帛,自己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當然,以後避免不了會有人在上面做文章。但怕遭人嫉妒,那還能出頭嗎?
其實這也是王巨與章楶商議的一步計劃。
王章二人與種諤曹瑋不同,他們就是武將出身,整頓軍紀,掌管三軍,頗是正常。準確的說,章王二人與張亢一樣,是以文臣掌兵,多臨時性的練兵帶兵或作戰。
而且他們來到慶州時間是如此之短。
因此張亢在府州的做法即可借鑑。
張亢在府州怎麼做的,他看到禁兵軍紀松馳,胡作非為,戰鬥不高,於是開啟府庫,拿出錢帛獎勵,用之刺激禁軍將士。這一招立即管用,後來連連大捷,生生將李元昊十萬兵馬逼得撤退。
但張亢卻因此悲催了。
張亢去府州時是府麟路馬步軍總管,所以被人找到藉口彈劾。王巨卻不同,他來的時候是陝西路安撫使與環慶路安撫經略招討使,最少在環慶路這一塊,軍事、民事政務與財政,皆有權處理。
所以可以放開手腳,打一點擦邊球。
不過當時章王二人也低估了民間商賈的富裕,所以高敏在萌門三岔說,可能還有一百多萬貫其他的錢帛,用之獎勵與撫卹。當時兩人低估了。
另外就是這個時間,不能早說,最少會戰打響之前不能洩露,否則傳到敵人耳朵裡,整個戰略計劃全部暴露。但也不能遲說,遲說了諸州商賈集結,價格談不好。特別不是環慶路的商賈,人為財死,誰怕誰啊。另外就是那時候對士氣的渴望也不會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