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txt > 第四四五章 二王(中)

第四四五章 二王(中) (第1/2頁)

推薦閱讀: 諜雲重重

王巨繼續中立,不過張若水會錯了意思,誰想慢性自殺呢?再加上趙頊派他下去察看,大約這就是大勢所向,皇上也改變了原先想法。再說,在王巨主持下,軍器監改革,新式碳化鋼、水壓冷鍛、虎踞炮、大型火蒺藜球的推廣,以及神臂弓,還有正在研發的各種新式刀槍,似乎軍器監將要出現史上最強冷兵器,這才是大功。

抱著這種想法,張若水匆匆忙忙下去看了看,回來稟報,說好好好。

確實青苗法產生了一些弊病,不過要改革,總有一些不好的,然而好的一面勝過了不好的一面,為什麼會鬧,主要是向一等戶放貸,實際等於向他們變相徵稅,這些人都有著勢力,所以鬧的人才那麼多。這就象原先劉娥時,呂夷簡主持了茶政改革,連宋仁宗的老師大儒孫奭都在這個反對行列。

但後來結果證明呂夷簡是對的。

呂夷簡是保守派吧,動操有術吧,無論權謀或家世,有幾人能敵?

可就是變相地加稅,又加了幾何稅?

這就是張若水的稟報。

其實以前王巨關於這個利益,也說了很多。

不過張藍二人的稟報也未必是實際,這又涉及到宋朝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太監的權利。

表面上看,權臣需要一些依附或交好的太監,提供內宮的訊息。不僅是王安石,文彥博,包括王巨也是一樣。但宋朝太監的地位比較低,僅是在史書上。就能看到最少有一百名頂級太監倒在兩府首相或權臣身上,被迫流放到洛陽或其他外地“養老”,所以宋朝宮中的太監能為一些大臣提供訊息,但也需要一些權臣對他們保護,這種關係是權臣為主。太監為輔的關係。那怕是童貫,他也不可能凌駕於蔡京之上的。

平時他們不一定需要站隊,但到了選擇的時候,比如這時趙頊讓藍張二人下去察看,他們不得不站隊了,所以青苗法如何的不重要。重要的乃是選擇的物件能不能站上風。

看來王安石要上風了,於是這個稟報,完全偏向了王安石,甚至其參考價值還不如李定的稟報。

趙頊不會想那麼多,畢竟他才二十來歲。哪裡想那麼多。

藍張二人是宮中大太監,他們彙報的訊息應當是可靠的。

於是立即詔書王安石視政。

王安石接到詔書,不能再拿捏了,立即視政。

好了,文彥博、韓琦與司馬光等人的心血全部白廢了。

韓琦接到訊息,大吃一驚,連忙上書,論青苗法不見聽。請解河北安撫使,疏奏到了中書,論官職王安石上面還有曾公亮與陳昇之。但是曾公亮雖然有心機。在變不變法上,不是變法派,不是保守派,也不是中立派,而屬於模糊派。陳昇之更是兩面派,投機分子。王安石回來了。兩人息菜了。主事的人又再度成了王安石。

王安石可不會買韓琦的賬,你要退這個河北安使。那麼就退吧。

司馬光這回急了,於是連續寫了兩封長信給王安石。第一封信是在王安石要求去洛陽時。那封信語氣很譏誚,到了第二封信時,司馬光看到大勢已去,語氣立即變得溫和,所以開篇便是: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司馬光,惶恐再拜介甫參政諫議安石以左諫議大夫本官參知政事)閣下:光居常無事,不敢涉兩府之門,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將命者。春暖,伏惟機政餘裕,臺候萬福!

司馬光態度溫和了,王安石也退讓一步,實際隨著韓琦等人的逼迫,王安石不久又再做了一步退讓,取消三司條例司,將三司條例司功能放在了中書條例司。

然後王安石寫了一封信,這並不象一些人誣衊的那樣,王安石對司馬光三封信不屑一顧,這封信便是《答司馬光諫議書》,在這封信中王安石反駁了司馬光的批評,否認了司馬光說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等。這些指責有的是司馬光在第一封信裡寫的,不過第一封信司馬光語氣太過惡劣,所以王安石未回。

然後說兩人遊處相之日久,議事卻每不合,是兩人所操之術異故也。然後王安石比較明智地承認了一旦改革,必招怨恨,比如商朝遷都盤庚,不但大臣反對,連百姓也反對。但後來證明商朝遷都是一項英明之舉,暗示司馬光保守、因循、苟且偷安的不對。

司馬光接到信後,無法反駁,於是也回了一篇短諫,說了國家已因新政造成動亂不安。

變法嘛,總會產生動盪的,王安石便沒有再回信了。

這便是司馬光與王安石、呂惠卿交鋒的真相,兩次交鋒實際司馬光佔了下風,但上下風重要嗎?會有人竭力篡改真相的。

司馬光看到事情不可為,除了懊悔地拍大腿外,便不作聲了。文彥博只好赤膊上陣,說青苗法之害,趙頊道,吾已派二中使親問民間,皆雲甚便。

文彥博道,韓琦三朝宰相不信,而信二宦者乎?

趙頊心中說,老子信韓琦,還不如信蘇東坡!當然這次文彥博打小報告同樣無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當這些保守派無輒時,又發生了一件事。

石介的學生、歐陽修的好友姜潛擔任陳留知縣。

朝廷讓向姜潛攤派陳留縣的青苗錢,歐陽修的好朋友,還能支援變法麼?但他雖在儒學上建樹高,卻沒有得中進士,所以官小言卑,又不能直接拒絕。於是採取陽奉陰違的辦法,刻意將青苗錢數額懸於縣城門上,然後大張聲勢宣傳青苗錢。俺做得不錯吧,支援青苗法吧。

實際呢,他只是乾打雷不下雨,只宣傳。你們快來貸青苗貸吧,然後什麼措施也沒有了。

試問這樣,青苗錢還能發下麼?

陳留縣乃是京城的一個大縣,他這一鬧,影響非同小可。王安石派人責問,姜潛就說,俺聲勢那麼大,百姓不願貸讓我怎麼辦,難道介甫公你讓我強行攤派麼?搪塞了幾次,姜潛看到自己這招肯定不管用的。早晚被罷,索性稱病棄官而去,反正俺家裡有幾百畝地,不愁自己衣食。

關於青苗貸的利弊,確實是產生了許多強行攤派的現象。但它的利非是打擊了高利貸,也非是增加了國家收入。

其利是提前了近七百年,出現了信用貸款,並且王安石隱約地感到這個信用貸款會刺激經濟增加。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