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恣想起來原來玩打獵的時候不只是用槍支也可以用弓弩啊!
以後備些手弩之類的帶著進山,可不又穩妥又減少了槍支彈藥的使用麼!
剛剛……唸白手裡的就是弓弩!怪不得她哥哥讓唸白過來!竟是考慮到了!
陶恣原來也是知道兒郎自幼習武訓練,可倒也不曾注意唸白是弓弩,芝蘭玉樹、斯文俊秀的少年用的竟是弓弩!有些反差。
她都有些好奇念月那個大剌剌的少年習的是什麼了,其實只要不出現莽漢配繡花針的畫面陶恣都能接受。
耳朵裡陸陸續續傳來了前方几人討論的決定,這是有了結果了,該出發了!
很快,陶恣的耳邊就傳來了榮戰的聲音,“蘇蘇,我們現在要上山,唸白跟著我上去,你好好在車裡面,不要出來。”
榮戰吩咐完,得到了陶恣肯定的回答,榮戰便急急忙忙帶人上了山,救援的事耽擱不得,晚一會山上的人就會多一分危險。
榮戰放心陶恣一個人在山腳下,是事先確定了沒有危險的。這次的救援,因為這批過來的人都備上了軍區退換淘汰下來的槍支,雖然不再是軍區平時會選擇的,但是用來狩獵也是夠了。
所以,他們是沒什麼危險的,這挑好的安全點的山腳下的車內也是安全的。
重要的是要保證被圍困的赤手空拳的戰友們的安全,這才是難點。
不能他們上山的動靜太大牽連了被困的人被野豬發狂攻擊,帶上陶唸白上山最主要考慮的也是這一點。陶唸白瞭解野豬這種動物的習性,再加上善弩,弩的射擊比槍響更具有隱蔽性,在這種情況下是絕佳的選擇。
等到上山的隊伍的背影消失在陶恣的眼前,整個西山腳下就剩下了一排汽車和陶恣。陶恣也不耽擱,推開了車門,下了車。
兩手空空的陶恣現在有些糾結她怎麼對付野豬才算合理,連砍刀這個道具都用不上了,因為被耿衛軍下車的時候要過去了,理由是上山不能赤手空拳,他看砍刀尤為合適。
事先答應了榮戰會留在車裡,陶恣也爽快地將砍刀奉獻了出去。
不過關係不大,全程閉著人怎麼操作都行,她空間裡不缺工具,就是用了那些工具之後野豬也就不能見人了。
只是像軍區這種地方,打了這些大野物最後會交到食堂集體加餐的吧!她要是打的野豬因著傷口沒辦法解釋而收到空間,是不是有些資源浪費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還是救人。
陶恣站在山腳下,抬眼看去,滿目蔥蘢。西山為什麼稱之為西山陶恣不清楚,但是直觀看來西山峰巒聳翠、綿延數里,可見其規模不小。
又是南方的山,土層覆蓋較厚,植被生長茂盛,這越往深處走,各種原因再加上視線遮擋,危險程度是更加高的。
並沒有選擇沿著榮戰一行人的路線上去,陶恣另尋了一處抬腳上了山。
比起用眼睛去在樹木掩映間尋找野豬的蹤跡,陶恣更願意用耳朵去傾聽,這種方法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