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總結下來的情況就是將近20個戰士還留滯在山上。
就目前的的情況來看大危險沒有,就是被遲遲不離去的野豬給困住了。
大約就是出進不得的狀態,就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只是一直避躲著野豬,在山上上下不能也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野豬群都出來了,誰也無法保證這種山林裡不會出現別的東西。深處到底有些什麼,當地的老人都不太說得清楚。
聽出了大概的情況,陶恣有些不太理解為什麼一群尖兵就對野豬犯了難。
陶恣原來所處的年代野豬這種生物已經是國家保護動物了,自然沒有太接觸。
但是在她的自我認知裡,動物在人面前是沒有太多優勢性的。在上個世界,她成年後喜歡到處跑,也愛嘗試些新鮮的遊戲。
釣魚、登山、露營、划船、潛水、賽車、滑雪、跳傘等都是她會選擇的戶外消遣。當然偶爾也是會嘗試些特別的,高中畢業後她就考取過持槍證,買過獵牌,之後的假期也會跟幾個同好友人野外狩獵,往往收穫頗豐。
雖說他們一般是在相對的安全區進行活動,可體驗感也是很真實的,不說武器在手就是絕對的主宰,但也是碾壓性的優勢啊!
不說這種群體持長槍狩獵的,就只有陶恣單人的時候用自己私有的antie也是能打些不少獵物的。
不過,她面對的動物的危險性與攻擊性也確實跟野豬不能比就是了,大都是些較為溫順的小獵物。
盧團長的話陶恣也不是不明白,武器有限,子彈也有定數,野豬血厚,實在不適合與這些在狂躁狀態下攻擊力爆棚的野豬硬抗,極大浪費資源不說,危險性也不小,絕對不會是簡單的單方獵殺。
雖說一字一句聽得明白,到底是沒經歷過艱苦歲月,不理解這種精打細算。
就算野豬難搞,就緊著手裡的武器射殺麼,總會有些效果不是?
難道是要將有限的資源都用來在戰場上為祖國人民博未來麼?
革命是從艱苦中來,眼前的困局也得解不是!
但等陶恣靜下來仔細一思考,也明白的這些軍人同志的顧慮。
總共沒幾發的子彈不足以解決所有的野豬,繼續硬抗只能導致更大的混亂,一旦彈盡,手無任何武器的人在更加狂怒的野豬面前將沒有任何的反抗餘地。
加上濃郁的血腥味兒會引來什麼誰也無法預料,只是有一點能肯定,野豬和未知的危險都不會是赤手空拳的人類能抵抗的。
所以,在險險救下人,安排人員送下山後,最穩妥的做法就是,躲藏起來,儲存體力,等待救援。那有限的子彈只能當做危急時刻最後的自保,是最後一道防線。
這裡面所考慮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安危,而是力求保住全員的智慧。
陶恣竟是在這個事件裡看到了很難得領悟的奉獻與團結。
到底是國家培養出的紅色青年,大難關頭竟是理智果敢的力求保全所有!
超脫了個體的私慾!
也許退守才是最大的勇敢!有一份對戰友的愛護,還有一種對會被救援的自信,是對國家滿心的信任!
陶恣很是感慨哥哥朝夕相處的戰友的優秀!她隱隱有了種作為與這個軍人大集體相關人士的自豪感!
對了!
喜歡帶著基地穿年代文請大家收藏:()帶著基地穿年代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