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也看見了在剛才的防守回合中祝蕉和戴餘的換位。
防守薄弱的祝蕉被他的隊友很好的保護在了底角位置。
所以,對方主教練的對策則是:
透過不斷地擋拆換防的方式把底角的祝蕉給調出來。
這在之前羅柯分析過的戰術裡是早已經提到過的。
不管是祝蕉還是肖鋒,只要這兩人呆在場上,就算他們有意識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底角儲存體力盡量不參與隊伍的防守,但是對方仍然會透過擋拆戰術從而造成事實上的換防。
比如原本祝蕉已經和戴餘換好位置了,祝蕉應該呆在底角盯防基本上不會對進攻產生作用的一號後衛。
但是,暫停以後可能會發生的是以下這一幕:
一號後衛運球過半場後把球交給三號前鋒,接著,就在祝蕉以為一號後衛馬上就要溜到底線之時,一號後衛會迅速地在三號後衛身旁做好擋拆的動作,而受迫於對面一號和三號的擋拆打法,祝蕉不得不在這一瞬間和戴餘進行換防。
這樣就相當於又被換回來了!
然後,拿球的三號又會面對祝蕉的防守。
接著發生的事情就是誰都能猜到的,三號會採用碾壓式的打法把祝蕉逼到籃下之後輕鬆上籃。
“大家休息好了吧?唔,我看看……還有幾十秒,我得抓緊時間和你們說一下。”
在偷聽完對面的戰術以後,羅柯在這時也要祭出他的應對策略。
“我覺得對面在這時候仍然會選擇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簡單的打法——他們一定會接著把球交給三號或者二號這兩名單挑能力比較強的球員進行找人一對一單打戰術。”
將要上場的首發球員都同時點頭贊同羅柯的說法。
羅柯說得一點都不錯,就算是職業比賽,打到最後時刻拼得不就是當家球星的個人能力嗎?
“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我得提一下。”
羅柯繼續佈置著接下來將要進行的戰術:
“剛才你們做得很好。這是一次賽場上的臨時調整,祝蕉和戴餘進行了一個防守換位,這樣對面持球的三號就不可能專挑著祝蕉這一個點打了。
不過我要說的是,待會兒比賽恢復以後,對面的持球者換成三號球員時,因為他在和戴餘的對抗上並不會佔到優勢,所以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地透過什麼擋拆啊還是其他的無球走位戰術把三號的對位防守球員再次換到祝蕉這一邊。”
“我也覺得他們會這麼做,如果他們想透過擋拆迫使戴餘和祝蕉進行換防的話,那麼我們只好用上線延誤的方式迫使三號把球傳出去嘍?”
劉宏還是像之前那樣繼續試探性地問著羅柯。
“嗯,目前也只能這樣試試效果了。”
羅柯在板凳上的發言結束,剛好場邊通知暫停時間到的聲音也隨之打響。
雙方恢復比賽。
對方球隊在暫停後的進攻打得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