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徽陽中學替補席上,則是一片安靜得連根針掉下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的沉默。
二三聯防?保護內線?
確實,如果只是單純地抱著保護內線的目的,那麼他們的策略當然很成功,對方根本沒有機會把球運轉到禁區裡來。
但是,既然你不讓我到內線裡來,那麼球就可以傳到外線去啊!這記三分球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理論上來說,讓對手投進這麼一個輕鬆的三分球是因為自己防守漏人的原因,不過二三聯防不就是這樣的嘛!鋒線的幾名球員必須呆在禁區裡保護籃下,所以三分線外的防守就是交給了負責外線的兩名後衛。
而在外線活動的兩名後衛明顯是沒有料到對方的四號大個會跑出來投三分,另一方面他們也擔心如果朝四號球員撲去以後,皮球又會被他傳到兩個後衛隊友手裡,所以在權衡利弊之後他們同時選擇放棄防守對面的四號。
然後球就進了。
比賽時間還剩三十秒。
羅柯比這手指計算了一下。
交換球權以後,如果他的隊員們把這次進攻時間全部耗盡,那麼對方只剩下六秒鐘的時間從後場運球至前場然後發動進攻。
六秒的時間成功打一次成功命中率的機會,難度誠然不小。
所以,羅柯決定再一次幫助對手。
“快!快發球,他們還沒落好位置,我們快點打一次快攻。”
羅柯不停地朝著處於底線位置,負責發球的球員做著手勢。
而這邊的替補席已經驚呆了。
又是快攻!又是打快一點?
之前羅柯說的打快一點的命令就沒有哪次是成功得分了的,不僅沒有順利得分,而且因為一味追求速度的緣故,他們甚至出現了發球失誤,從而把自己的快攻機會轉變成了對面的攻守轉換機會。
他們徹底無語了,他們真的想不明白在這場比賽裡羅柯要下達那麼多完全錯誤的指令。
但是場上的球員可沒有想那麼多,好不容易在決賽的舞臺上擁有出場的機會,而且出場的機會還是主教練特意安排給他們的。
所以為了回回饋教練羅柯對自己的信任,他們必須一絲不苟地執行羅柯要求他們執行的命令,哪怕他們也知道以他們的技術強行打快攻可能會出現失誤……
但是,他們必須服從羅柯的命令,不管最後成功與否,服從教練的指令就是對教練最好的回報。
所以,球發到了目前場上速度最快的替補得分後衛手裡。
羅柯說得不錯,對手的回防速度不快,目前回到了他們本方後場的只有剛才投進一記三分球的對面四號球員和一個三號小前鋒。
也許有一個一打二的機會。
既然已經跑到前場來了,那就試試吧。
萬一成功打進的話,因為這場比賽他們主力隊友的狀態也不太好,興許自己在下半場還會有更多的上場機會呢。
所以,抱著表現自己的目的,最後他決定嘗試以一敵二!
而最後的結果……仍是和之前的快攻嘗試一樣,完全是不盡人意的。
主隊的替補得分後衛連三步上籃的前搖動作都沒做出來,就在抱著球準備上籃之前被對手成功把球從手裡切掉了。
這是一個失誤,不過被切斷上籃的得分後衛還在像場邊的裁判抱怨:
“裁判裁判,他打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