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所造成的流民一天比一天多。雖然還沒到幾年後八大寇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然後摧州破縣的地步,但是也成了社會重大問題。這些人給口飯吃就會跟著走,才不管你是去哪幹活。
楊淩安排給楊貴的任務就是儘量多招各種手藝人,沒有活先幹農活養著,以備不時之需。
重頭戲還是練兵。
山寨里扣除傷亡,又淘汰老弱,最後留下了二百四十名寨兵,成立了山字營,,編成三個連。連排班長都由武僧擔任,胡漢三如願以償成為第一任營長。
王戎心裡還是有些芥蒂。一個不能掌握寨兵的山寨之主,還能算山寨之主嗎?不過再一想真想練出精兵,真不是自己能做得了的事,也就只好聽之任之了。
楊淩不擔心胡漢三懶惰,只擔心他熱情過頭,再三叮囑道:“這些寨兵不比武僧體力充沛,訓練務必要循序漸進,不能一開始就把人練垮。還有,吃喝必須跟得上,不要吝惜肉食。”又轉對楊貴道,“楊哥你要多買牛羊豬存欄,尤其是豬,價格便宜,一定要多備。”
楊貴有些猶豫,終於忍不住道:“豬都是農戶家散養的,價格倒是不貴,不過沒有幾口肉。內臟什麼的一丟掉,一頭豬也剩不下什麼,買豬不划算啊。”
楊淩後世沒少吃什麼炒心嘴、熘肝尖、煸苦腸、燒肥腸什麼的,聽說內臟都丟掉就覺得暴殄天物,問道:“豬的內臟為什麼要丟掉?”
楊貴道:“牛羊是青草肚子,下貨可以吃。豬是拱糞的,內臟太髒,城裡飯莊每天都殺十幾頭豬,內臟城裡不準亂丟,還得僱專人去丟這些臭烘烘的東西。”
“還有這事?”楊淩震驚了。
這個時代的人缺油水,營養不.良。尤其是肝臟一類吃得少,更是容易患上夜盲症。在這樣物資奇缺的情況下,居然還有把豬下貨丟掉的,這不是敗家子嗎?
楊淩到這個時代兩年了,可是這兩年他一直身居大通寺,就是偶爾吃肉,也是自力更生,隨便逮些蛙類打打牙祭。偶爾也有一兩次饞蒙了,偷偷到飯店盜肉的經歷,那都是飯店有什麼是什麼,現在他才聽到這一說法,真是驚詫莫名。
王戎納悶道:“豬不好上膘,豬肉也不好吃,是賤肉。楊淩你在寺中,看來是不知道啊。”
楊淩忽然心中一動,問道:“現在劁豬嗎?”
“劁?什麼劁?”王戎幾人都有些茫然。
完,楊淩汗下來了。敢情明朝一個重大發明——劁豬,在章朝沒出現。
後世傳說朱元璋曾表彰一個劁豬人,寫了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正是因為這個人發明了劁豬,才讓豬肉不再有一股臊味兒。也只有把豬劁了,豬也變得溫順愛長膘,成為中國肉籃子裡面排名第一的肉類。
可惜大章朝這個劁豬人沒出現,或者是出現了沒遇到朱元章替他做廣告推而廣之,結果導致豬沒人願意養,也沒人願意吃。
如果不是豬什麼都吃,能承擔清道夫重任,恐怕真沒人養它了。
楊淩開始糾結了:別人穿越古代發明的都是驚天動地的東西,一個比一個高大上,輪到自己,第一個發明難道就是劁豬?這也太尷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