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殿,高三丈,寬廣數百尺的大殿中,百餘大臣列分文武列隊兩旁。穆宏高坐與寶座之上,此刻他的心情很不好,因為他的兩旁坐著幾十人。這些人神色不一,卻沒有人表現出對讓這個皇帝的絲毫敬意。
“陛下!”穆天嬌坐在他的下首,朱唇輕啟,“連雲現在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錢糧之時,還請陛下在加稅的詔書上加蓋玉璽,以便早日同行天下。”
穆宏心中很是不爽,穆天嬌雖然是他的姑姑,論年紀並不比他大多少,論地位他現在是皇帝,穆天嬌也只是一個公主。論實力,他已經是虛境後期,而穆天嬌只是神境,虛境還遙遙無期。
而此時,這位姑姑不但沒有絲毫幫他說句話的意思,反倒帶頭髮難。他清清嗓子,用一種很重的鼻音,緩緩的說道,“朕覺得加稅事關黎明百姓的安生,還是聽一聽列位大臣的意思為好。”
穆天嬌輕哼了一聲,不在說話。
“陛下,臣有一言。”走出來的是蘭臺寺御史,六十多歲的老傢伙,顫巍巍的,對著他一躬身,“此刻國庫空虛,各地大小官員紛紛自制,對朝廷的政令陽奉陰違,欺上瞞下,此時正需要大軍的威懾。”
“為了連雲的千秋基業,還請陛下加稅,擴軍備戰。”說罷,老御史一跪到底。
穆宏此刻,別提有多惱火,眼睛逼視這身下的大臣,聲調陡然增高,“還有人有別的意見嗎?與朕說一說,朕也想知道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穆宏話畢,大殿中數百人紛紛陷入了沉默中,只聽得見無數口鼻裡發出的呼吸聲。
“宏兒,既然所以大臣意見相同,你還是加蓋玉璽吧,以便早日讓政令通達天下。”穆錦軒心中冷笑,此時他已經搞清了一點,穆宏發動政變並沒有得到王朗的支援。既然這不肖的後輩沒有強力的靠山,那麼這連雲還是應該以他穆錦軒的意見為準。
雖然早知道今日朝會會出現這種狀況,親眼見識後,穆宏心中的怒火還是熊熊升起。王朗啊,王朗,你莫不是把今日朝會的事情給忘了吧。他用一種帶著無窮怨念的目光,審視著王家的方向。
“陛下,微臣因為家裡有些瑣事,來遲了,還請陛下見諒。”王朗大步走進殿中,對著穆宏拱拱手。
“新源王無需多禮!”穆宏看到王朗後,臉上出現了笑容,對著身邊的夏守忠道,“給新源王添一張椅子過來,放在靠近朕一點的位置。”
不提穆天嬌和長老團那些傢伙心中的疑惑,穆錦軒此刻心中搖擺不定,他不知道王朗來此出於什麼目的,但肯定不是來支援他的,他們還沒有那麼好的關係。難道是來支援穆宏那小子的,想到這他的目光轉向了坐在穆宏下首,眯著眼翹著二郎腿的王朗。
穆錦軒此次,並不是為了加稅,他是在試探,試探王朗會不會出面,如果不出面,就說明連雲在王朗眼中無足輕重,以後連雲還是他們穆氏說的算。要是王朗出現了,那麼結果到底如何,他還真不好說,最壞的打算就是穆氏徹底失去了連雲,成為無根之萍,這是他竭力避免的情況。
“新源王,現在有一件事,大臣們已經表態了,我想聽一聽你的意思。”穆宏看了一眼穆錦軒,最後將目光轉向了吊兒郎當的王朗身上。
“什麼事,陛下請說,臣一定知無不言。”王朗屁股沒有離開椅子,對著穆宏拱拱手。
“夏守忠,還是你向陛下說明一下情況吧。”穆宏對著身邊的老太監點點頭。
夏守忠的介紹很簡單,直說群臣和長老團的意思是加稅,而現今天下,百姓飽受冥界怪物之苦,窮困不堪。
王朗點點頭,“陛下,百姓困苦,還請不要加稅,讓他們生計艱難。”
一聽王朗說不同意加稅,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那位同意加稅的老御史,這為六十多歲的老頭神色非常激動指著王朗的鼻子罵道,“新源王,你身為人臣,盡然不顧陛下的安危,社稷穩固,而妄想沽名賣直,真是不當人臣。”
“陛下,這是誰啊?”王朗一幅我不認識這老頭的樣子,對著穆宏問道。
“新源王,這是蘭臺寺御史,三朝老臣了。”穆宏很熱心的替王朗介紹道,“這位老大人性格耿直,對連雲也忠心的很。”
“哦,原來是御史大人。失敬失敬。”嘴裡說著這些,王朗的眼裡卻沒有半點恭敬。
老御史當然知道王朗是誰,作為官面上的領頭人物,對於能影響連雲局勢的人他早已經瞭然於胸。連雲城若說誰最不能得罪,老御史將王朗排在第一位,但是這一刻,他卻不得不站到王朗的對面。無他,他手下有無數門生署吏盼著加稅,偏偏他又向穆天嬌發誓效忠,若是他不站出來,明天就回被所有人拋棄。
“新源王,軍隊需要整訓,不聽話想要割據的諸侯需要討伐,京城的城牆需要維護,戰死計程車兵需要撫卹,這哪一樁樁,一件件不需要大把的錢。若是不加稅,敢問王爺,這錢又從何來?”說道這,老御史越來越理直氣壯,好像化身憂國憂民的代表。
“敢問老大人一年的俸祿幾何?”王朗瞅著老御史,緩緩的問道。
老御史沒有回話,直接臉轉開。
“王爺,蘭臺寺御史官正二品,歲俸四千八百石。”夏守忠臉上帶著笑意,輕輕說道。
“哦,看不出來,這位老御史的胃口真好,竟然能一日進食十五石。”王朗的眼神很犀利,就像一把鋒利的刀鋒般,在老御史身上上下打量。
“老夫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沒有那麼大肚子。”老御史的鼻子重重的冷哼一聲,隨即,臺下無數官員議論紛紛。
片刻後就有人站出來,指責王朗身為郡王,一年的俸祿要比老御史高十倍。
“那麼這樣吧,我坐上這個王位也不過月餘,還沒有從太倉中領出一斤祿米。”王朗笑著說道,“既然國家困難,我就不要這祿米了,也好省下來少加些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