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老闆,這筆筒的價格多少還是得根據年代來定的。”
王維眉頭微皺,又左右看了看筆筒:“怎麼說呢,咋咱開啟門做生意也是有一說一的。”
“這筆筒整體看上去包漿還算不錯,在筆筒瓷壁上用小篆寫有:‘己巳桂月制,偶寫於一丹閣。’”
“再從這筆筒的款式以及色調來看,應該是清青花的款式。”王維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翻過看了看底款。
筆筒底部有一紅方印記:‘一丹閣印’。
“一丹閣……這印記我倒沒聽過啊。”王維嘀咕一聲,轉頭對何林問道:“何哥,我掌眼就差不多這樣了,要讓我估價我還真估不出來。”
“呵呵,馬馬虎虎,書本知識還是很紮實的。”
何林笑了笑,接過筆筒又打量一番說道:“老闆,你這一筆筒確實是清青花的,看著風格和款式也就大概雍正年間的物件兒。”
“雖說這儲存程度和花色都算的上是中上品,但你也看見了,它落款是‘一丹閣’。”
“這‘一丹閣’並不是官窯,應該只是當時的一個民窯。”
“綜上幾點,這個筆筒我收的話,價格最多隻能給你開個6萬。”
“6萬?!”
那漢子眉頭微微一皺,遲疑片刻開口說道:“小掌櫃,你要不再多給一點,7萬怎麼樣,我媽手裡的東西應該都不是便宜貨,至少你給個7萬嘛,我也好去還了賭債。”
“大哥,咱這裡是古玩店,可不是善堂啊。”王維癟了癟嘴,說道 :“這價格也不是咱想提就提的啊,要是給你提了,那到頭來還不是咱自個兒虧嘛。”
誰知那漢子並沒有理會王維,反倒是盯著何林:“小掌櫃,怎麼樣,再稍微提一點吧?”
這筆筒他其實之前拿去幾家小店鋪出價都只在5萬左右,何林出價6萬已經高出了不少。
但他瞧著何林年輕,所以才想試探試探能不能再提一點兒價,畢竟這錢誰會嫌多呢?
誰道何林也只是微微搖了搖頭,苦笑不語。
一看何林這態度那麼堅決,那漢子只得作罷,一咬牙接著說道:“行吧,行吧,6萬就6萬!”
“小掌櫃,那你再給我看看這兩樣玩意兒,要是價錢合適,我就一併出了!”
說著,他就將身前的那一支類似毛刷之物還有就是一個古舊的易拉罐型的存錢罐全部從麻布裡面取了出來放到了桌上。
“咦——?!”
何林拿起那支毛刷一看,一股冰涼的感覺瞬間襲上他的大腦,又是一段資訊出現在腦海之中:“金揸王永清揚州杭集湖筆,清乾隆時期製造。”
“果然是官宦之後啊,家裡這些全都是清代老東西!”何林心中不由得暗驚。
但他面上卻是淡淡一笑,偏頭望向王維,玩味道:“老王,你再把這玩意兒掌掌眼,看能認出是什麼?”
王維白了何林一眼,嘀咕道:“何哥,你這完全就是藉機考察我的業務能力掌握得怎麼樣啊!”
何林嘴角含笑,卻不言語。
王維接過湖筆看了看,他發現湖筆竹管上有刻字:“金揸揚州杭集。”
然後又左右上下細看一番,皆無其他印記。
王維撓了撓頭,對著何林說道:“何哥,這應該是一隻湖筆吧?”
“嗯哼。”何林微微點頭。
王維緊接著嘿嘿一笑,說道:“這湖筆方面我倒是還沒記多少知識,只知道這湖筆一流派是有元代浙江湖州著名制筆師傅馮應科首創。他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黃鼠狼尾毛,經過浸、撥、並、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故稱作“湖筆”。”
““湖筆”特點就是筆鋒堅韌,渾圓飽滿,修削整齊,具有“尖、齊、圓、健”的筆之“四德”。”
“但是……,這一支湖筆不管從儲存完整度還是制筆風格來看都不像是元代的東西啊。”王維撓撓腦袋,笑道:“何哥,要不你給我講解講解?”
‘“老王,你這知識只知其大概,不知細節可不行啊!”
何林苦笑著搖搖腦袋,說笑道:“自己記得下去好好補一補這方面知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