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投奔過去,最少也能保住現在的地位,總比莫名其妙被推上戰場死戰來的妙。
他下定決心,感覺叫手下的機密人物趁夜偷偷出城去跟張飛聯絡。
石韜也知道,關羽最討厭的就是尸位素餐計程車人,
可張飛不一樣,張飛素來敬重士人,在名士的面前甚至能收斂自己的脾氣,跟他們好好聊天。
只要在張飛面前哭訴一番,再敘敘舊,想必關羽也不會拿自己怎樣。
一切計劃妥當,石韜的心腹家奴也趕緊拿著書信悄然離開。
新野靜悄悄的,眾人都在舔舐傷口,似乎沒有人看見石韜的小動作。
但石韜萬萬不曾料到的是,自己的小動作不僅被人看在眼裡,
甚至,這一開始就在牛金的設計之中。
之前賈詡的戰略設計是以新野為城防,宛城的騎兵支援,以不斷消耗漢軍來進攻的有生力量。
但因為之前一連串的失敗,賈詡被迫辭去太尉之位,
桓階、陳群、司馬懿都認為敵軍的荊州主力軍團一定會強攻新野。
關張士氣正盛,不可阻擋,與其不斷從宛城投入大軍南下,還不如利用新野做點文章。
這片小城,乾脆一把火燒了,全力退守宛城。
賈詡最初的建議是退守新野,現在又要繼續往北退守宛城,這點曹丕當然老大不樂意。
於是,陳群和司馬懿商議之下,給曹丕獻出一個妙計——
用石韜吸引漢軍進城,然後在城中放火,用大火將漢軍殲滅,順帶讓關張暴跳之下殺死石韜。
石韜是諸葛亮的老友,這招肯定會把諸葛亮噁心地不輕。
而曹魏的損失想當可以接受。
甚至,曹洪的騎兵大軍已經準備列陣,只要火起,他們就立刻對新野的漢軍發動進攻,關張猝不及防,未必就能擋住這麼多精騎的輪流衝擊。
這計劃看上去相當不錯。
石韜遠遠沒有算做曹魏的自己人,畢竟當年是諸葛亮的好友,而且還是從劉備那邊叛逃過來的,
給他一個典農校尉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他在關張的圍攻之下,十有八九要獻城投降,
窮途末路之下,關張肯定不會懷疑石韜的誠意。
等漢軍進城,就是四面放火,讓新野燒起來的最好時機。
這就是傳說中的死間之法。
反正魏國也不缺石韜這種人,死了把他的位置讓給其他的世家子弟,肯定也會收穫一份感謝。
至於鄧艾,這就是司馬懿的另一件佈置了。
司馬懿和曹丕、陳群商議過對鄧艾的任用之事。
司馬懿認為鄧艾此人確實有才能,可他的來歷太過詭異,說不定他就是被劉禪埋在魏軍內部,如孟達一樣的細作。
新野之戰就是測試鄧艾的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