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城下,太陽公公悄悄的躲進遠方的山腹,羞答答的,透出點點橘紅色的光芒。
李定國帶著埋伏在山樑上的五千伏兵來到山下於李定國、祖逖會面。
“祖都尉這招厲害,不僅全殲了張燕的五千飛燕騎,還給咋額外賺了兩千多兵馬”,李定國大笑著很是興奮,之前為了組建一千騎兵,忙的東奔西跑,現在倒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好幾倍。
“冉都尉厲害”,李定國也不由的點頭稱讚著。
祖逖謙虛的說道,“我也就是出了點注意,主要還是兩位的功勞”,
“楊都尉,你就不要謙虛了,我李定國佩服”,李定國回想起,冉閔以百騎衝陣時的豪膽,槍挑孫輕時的神勇,李定國到現在也不會忘記,捫心自問自己也可以做到,可在當時的環境下做不到那麼漂亮。
楊志也是被震撼的心服口服由衷的稱讚,“楊都尉,這招,亂敵腳,衝敵陣,迷敵眼,降敵雨的策略,一氣呵成,咋拍馬也難以想到,真是絕了“,
“兩位折煞我也,小弟愧已”,祖逖慌得有點不知所措。
眼見祖逖有點侷促,李定國忙出來轉移話題,“好了,我看天色以暗,咋們也該回去了,回去之後再讓主公給祖逖表功”,。
“是是,天也黑了,我們也該給主公交代了“,有李定國解圍,祖逖甚是欣喜,急忙附和著,轉移尷尬的氣氛。
戰後,三人統計戰果,飛燕騎射死,砸傷,被上黨騎兵衝殺,總共減亡兩千四百餘騎,最後餘下的兩千六騎具都被嚇得膽寒,全都跪地下馬請降了。
望著滿地,倒在血泊中的戰馬,李定國心疼的唏噓不已。
“李都尉何必唉聲嘆氣,我們一戰而得這麼多戰馬,還怕以後再沒機會麼,主公雄才大略,志向高遠,對騎兵很是重視,還愁沒有擴大的希望麼?楊志感嘆的說道,想年初,主公以三千弱旅一戰而克壺關,後威震上黨,再次徵繳太行,而今有戰將五六員,具是當世英傑,披堅執銳,擁兵一萬餘人,且有精銳騎士,全殲飛燕騎,名震天下。
“我只是為這些死去的飛燕騎而感到不值得”,李定國語氣低沉的說著。
楊志笑著打趣道,“呵呵,什麼時候,咋們的李都尉也有”婦人之仁“了”,
李定國老臉一紅,想起了出戰前為選擇戰爭地點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自己說楊志、李定國婦人之見時的場景,如今反而自己又心從吝惜,尷尬的不知說什麼,只好低著頭趕路。
“主公,秦瓊求見”,門外傳來周倉的聲音。
“嗯,讓他進來“張元道。
秦瓊應聲而入。
“秦瓊,拜見主公”
張元抬頭看去,秦瓊如小說中描寫的那樣
“為朋友兩肋插刀”,秦叔寶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莊時,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汝南莊,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兩肋莊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
這麼一個人真正的做到了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壯舉,妥妥的詮釋了何為正真的江湖義氣!
“你就是秦瓊?”張元問道。
“正是屬下“。秦瓊道。
“楊都尉說你武藝高強,頗為豪氣,為人仗義,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不想汝等這樣的俊傑之士埋沒在人海之中,現許你壺關副都尉,前往壺關接替楊志,為我把守壺關如何”,張元說道。秦瓊整體平平,只有武藝還算看的過去,不知如何安排,既不能寒了秦瓊的心,又不能獨擋一面,正好暫時壺關也沒甚大戰,且楊志一直想著要上前線,秦瓊正好可以去替換楊志。
“屬下謝過主公”,秦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