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逃到了山下的金軍大營,被門前的守衛發現,用弓箭逼停。
“前面的站住,你是什麼人,不知道這裡是哪嗎?”
董平道:“別放箭,我是山上的宋軍將領,特來向金軍投降!”
城上的軍士都是漢人,聽得懂董平說什麼,兩人回應道:“你先把兵器放下,自己慢慢走過來。”
董平識相的放下了兵器,隨後慢慢往前走去。
兩人放他進了金軍大營。
一人押著他往中軍大帳走去,另一個人出去撿上了董平的兵器,跟在後面。
後面還跟著一群全副武裝的金軍士兵。
一眾人來到了中軍帳外,領頭的進去稟報情況。
金軍將領一聽,自是大喜。
這夥人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宋江手下最核心的部隊。
不但戰鬥力十分驚人,而且十分團結,金軍要拿下他們不成問題,卻勢必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根本是得不償失。
如今宋江內部有人投降了,至少能證明對方內部出了問題。
不再是鐵板一塊。
而且更重要的在於來降之人肯定十分了解山上宋軍的虛實。
只要他肯配合,金軍的損失將進一步降低。
金軍主將連忙叫董平進來。
董平入帳之後才發現,此處不但有一個金軍將領,還有一個宋朝文官。
金國有剃髮令。
凡是投降金國的將領文官都需剃髮,這個命令一直到金熙宗時期才逐漸放緩。
也是因為剃髮令在漢地飽受排斥,金國為了安撫治下漢人才不得不漸漸解除限制。
當然現在還在嚴格執行。
金軍帳中出現蓄髮之人,肯定是宋朝的官員。
董平上前拜道:“罪將董平,拜見金國上將,還有這位大人。”
那金將指著文官說道:“這位是宋朝派來的欽差,路允迪路大人。”
董平連忙拜倒:“小人見過路大人。”
他聽說路允迪是朝廷欽差,直接出了一額頭細汗。
他此次就是叛宋降金,還剛好被宋朝欽差抓到了。
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事情。
不過宋朝欽差前來的目的於他所料並不相同。
路允迪就是來讓宋江趕緊投降的。
金國將領也知道董平。
董平在宋江手下武藝最高,每次突擊都是由他打頭陣。
金軍在他手下傷亡無數。
金將見董平願意投降,也是立刻表示了歡迎。